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222 字 10個月前

此事若隻是長孫無忌知曉,倒也無甚大事,可若是叫李世民也知道了,那李承乾便免不得苦頭吃了。

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儲,他對李承乾的要求和期望遠高於其他皇子,豈能容許李承乾如此作為。

李承乾連忙道:“承乾隻是近來心中不暢,故而多飲了些酒,還望舅父勿怪。”

長孫無忌聞言,不解地問道:“你緣何心中不暢?”

李承乾被長孫無忌這麼一問,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過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回道:“還不是因為三弟。”

又是李恪!

長孫無忌聽了李承乾的話,長孫無忌心中已經有了猜想,漢王李元昌一向與李承乾交好,看著李承乾的模樣,多半前些日子的聯姻之事也是李承乾的手筆。

李恪雖是庶子,但他在京中的聲望卻在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上,長安百姓中,知楚王而不知太子的大有人在,李恪帶給李承乾的壓力可想而知。

李承乾本就對李恪不滿,再加上日前李承乾同李恪初次交手,李承乾便落了下風,反倒叫李恪趁勢得利,李承乾的心裡不覺得憋悶才是怪事。

長孫無忌問道:“太子以為李恪其人如何?”

李承乾倒是沒想到長孫無忌會這麼問,但還是如實回道:“李恪雖有幾分功勳,但其人狡詐,最善邀買人心,奉承父皇,所作所為承乾所不恥也。”

長孫無忌聽了李承乾對李恪的評價,緩緩地搖了搖頭,至少再長孫無忌看來,李承乾對李恪根本算不得了解。

長孫無忌道:“你說的雖有些道理,但也非儘是如此,李恪以一庶子之名,能走到今日,靠的絕非奉承二字,你若對他的了解隻止於此,你在他手下吃虧也不奇怪了。”

李承乾聞言,不解地問道:“舅父怎的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長孫無忌道:“你與李恪為敵,卻對他一知半解,我說你輸地不冤,難不成還是錯了。”

李承乾雖然年少,卻也頗有幾分心氣,可他麵對長孫無忌的指責,卻不敢多頂嘴半句。

李承乾能穩坐太子之位,靠的無非就是兩人,一個是在宮中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後,另外一個就是在朝中威望甚高的長孫無忌。

“承乾願聽舅父教誨。”李承乾拱手對長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此前雖對李承乾頗為不滿,但看著眼下李承乾謙虛謹慎的模樣,方才的不滿已久消散了大半。

長孫無忌對李承乾道:“太子與李恪相較,勝在名分,勝在嫡長,而非勝在手段。太子之長,乃與生而來,李恪就算有再大的功勞,也絕難追補。更何況太子在宮中有皇後,在朝中有微臣,隻要太子自己不鑄大錯,就算李恪再了得,也絕沒有半分機會,太子又何必因李恪而心中沉鬱,落得下乘呢?”

李承乾聽著長孫無忌的話,似乎明白了什麼,大唐皇位立長立嫡,隻要李承乾不被廢,李恪便永遠沒有絲毫的機會。

可道理終歸是道理,李承乾年輕氣盛,而李恪又咄咄逼人,李承乾又怎能對對此視若未見。

李承乾點了點頭,對長孫無忌道:“舅父之言承乾謹記於心,隻是李恪野心勃勃。留他在長安終究還是個麻煩。”

長孫無忌聞言,笑道:“此事太子大可寬心,臣已經在著實安排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