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唐人而言,白虹貫日乃大凶之兆,主江山不穩,九州生亂,大宴之上的眾人見狀,齊齊高呼了出來,滿是吵嚷之聲。
李恪聽著身旁的吵嚷聲,也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知道,所謂白虹貫日不過是一種巧合之下的天象而已,算不得什麼吉凶之兆,隻不過這些話同他們,自然是講不通的。
甚至就連李恪身旁坐著的李愔也對李恪小聲道:“白虹貫日乃是凶兆,近日怕不是有禍事將生。”
唐人一向信奉天數,尤其是白虹貫日這般極其罕見的天象。
《戰國策》有載:“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古之凡有異象,必預大事,而白虹貫日之說,正主帝王災禍,大宴之上的眾人豈有不驚慌的。
“啟稟陛下,白虹貫日乃數異象,或是上天示警,臣以為此事萬不可輕怠,當速傳太卜署核查此事。”白虹貫日天象初現,太常寺卿蕭琇便當即出席,對坐於上位的李世民拜道。
所謂太卜署,乃太常寺僚屬,掌卜筮之法,辨其象數,以定吉凶之事,今日天相有異,或主大凶,蕭琇欲傳太卜署官員至此,卜定吉凶,自也是應有之義。
可蕭琇的話入李世民之耳,李世民想了想,卻微微皺了皺眉。太卜署雖好,但李世民對他們卻頗有些顧慮。
太卜署在百官列,依例屬太常寺所轄,當屬外臣,既是外臣,便難免與同朝僚屬利益攸關,所言未必切實,這些天相之事,李世民卻不願外臣多加置言。
李世民想了想,卻突然想起了一人,此人或可一用。
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蕭琇退下,轉而對席間的吏部侍郎韋挺問道:“韋卿可還記得昔年杜淹對朕提及的蜀地高人?”
早年杜淹、韋挺、王珪三人俱為隱太子李建成臣屬,後杜淹因慶州刺史楊文乾謀反案,而被太上皇李淵流放與蜀地巂州,並在蜀地結識了袁天罡,待李世民登基後,杜淹被詔回京為官之時,便曾向李世民提及袁天罡相星斷麵之才,李世民記憶猶新。
韋挺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言,可是蜀地術人袁天罡?”
李世民道:“不錯,正是此人,此人現可在京中?”
韋挺回道:“袁天罡乃玄都觀棲雲真人高徒,日前棲雲真人還曾奉陛下之命做道,攜門下眾人為穆太後祈福,想必此時袁天罡還在京中。”
韋挺口中的穆太後便是李世民生母竇氏,竇氏已亡,故每歲元日,李世民便會下詔玄都觀,命棲雲真人領玄都觀上下為竇氏祈福,而祈福之事也不過是兩日前的事情,故而袁天罡自還在京中。
李世民聞言,當即道:“速傳袁天罡入宮覲見。”
李世民對太卜署頗多顧慮,但對袁天罡卻要放心許多,一來袁天罡乃杜淹所薦,杜淹性情忠直,而又亡故,自不會與袁天罡有半分齷齪,二來袁天罡乃棲雲真人弟子,棲雲真人雖身在長安,但數十年間卻從不問朝事,李世民倒也信得過。
“諾。”韋挺當即領命,命人下去宣見袁天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