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道士(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966 字 10個月前

所謂隱龍,乃登基前的帝王之稱,這道士拿這個來稱呼李恪,豈非點明了李恪有奪嫡之心,李恪豈敢應承。

李恪不願多拘泥於此事,轉而對這道士問道:“道長猜的出本王身份,本王卻沒有道長這份相麵的本事,卻還不知道長道號,於何處修行?”

這道士聞得李恪發問,回道:“貧道道號廣陽子,出自白雲山景滕觀。”

景滕觀,李恪聽了隨雲道人的話,臉上雖是不動聲色,但心裡卻已經不自覺發起了笑。

且不論這倒是道法如何,但是這道館的名字便不該是能止了雨的,他景滕觀的人到了此處,雨勢沒有加急便算萬幸了。

李恪對廣陽子問道:“本王聽聞你有止雨的神通,可是真的?”

廣陽子到了李恪的麵前,也沒有大放厥詞,如實對李恪回道:“天降大雨乃是天意,非人力可轉,貧道豈有此能。”

廣陽子的坦誠倒是叫李恪有些意外,凡江湖術士,大多口齒伶俐,遇到的官兒越大,哄騙的膽子便越大,以期能得朝中權貴青睞,一步登天,不過廣陽子倒是未如此作為,李恪也覺得訝異。

廣陽子如此答話必有因由,李恪拍案佯怒問道:“那你還敢在此處作法止雨,豈非是誆騙百姓錢財。”

廣陽子聽了李恪的責怪,臉上竟不顯絲毫慌張,反倒坦然回道:“殿下可是冤枉貧道了,貧道做法,分文不取,又何來誆騙一說。”

分文不取?

李恪聞得廣陽子做法竟是分文不取,臉上的神色卻不顯半分輕鬆。

廣陽子既不取財,那便是惑心了,那廣陽子的所圖可就大了。

“哦?如此說來倒是本王冤枉了道長了?”李恪眉頭輕挑,對廣陽子道。

廣陽子見李恪神色不對,自然也猜到了李恪的心思,聽得李恪誤會,忙解釋道:“冤枉倒是不敢,隻是貧道所為也是奉林知縣之命。”

“林知縣,可是盱眙知縣林遠圖?”李恪聞言,對廣陽子問道。

廣陽子點頭應道:“正是林遠圖,林知縣。”

盱眙乃是淮南要縣,對於林遠圖李恪也是有所了解的。

林遠圖出自濟南林氏,乃山東望族,也算是世家子弟,書香門第,不過因是庶出,得族中相助不多。故而雖已已年近四旬,在仕途之上的作為卻不大,剛於去歲升任盱眙縣令,與他的那些族中兄弟相比,算是慢的了。

李恪輕哼了一聲,道:“林遠圖好大的膽子,身為地方官員,竟敢夥同道門,糊弄百姓!”

廣陽子見得李恪生怒,忙解釋道:“殿下息怒,林知縣如此作為並非是為了糊弄百姓。”

李恪看著廣陽子似乎言辭鑿鑿的樣子,問道:“那是何意?”

廣陽子回道:“淮南連日大雨,百姓人心不穩,大有生亂之象,林知縣為暫穩城中人心,故而暫行此法,還望殿下明察。”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