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長孫皇後,小字觀音婢,乃前隋齊國公、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長孫無忌小妹。
前隋大業初年,長孫晟與唐國公李淵交好,兩家便為子女定下婚約,許長孫家幼女觀音婢於李家次子李世民。
大業五年,長孫晟故去,觀音婢便隨其兄長孫無忌居於舅父高士廉府上,也就是在此時,長孫兄妹便已與李世民相識、相知,謂之青梅竹馬。
而後待觀音婢長成,一十三歲的豆蔻年華之時,便由舅父高士廉主張,依長孫晟所定之婚約,嫁於時年十六歲的李世民,而後兩人一路相扶至今。
以為妻者而論,長孫皇後謂之賢妻良母分毫不差,以皇後而論,長孫皇後為李世民主政後宮,護庇忠良,堪為千古賢後,縱論古今,亦少有能及者。
於長孫皇後而言,李恪也是頗多敬意,隻是無奈,李恪其誌不小,不甘為一親王而已,故與長孫皇後生來便是相對,也無他法。
李恪可以對付李承乾,可以對付長孫無忌,但在麵對長孫皇後時,卻有了一種無力之感。
在李恪的眼中,長孫皇後就像是一座擋在在奪儲之路上的一座大山,想搬,卻難搬動,甚至可以這麼說,李恪要做儲君,最難對付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那個看似離朝局深遠,但實則身處正中,甚至一句話便可定鼎朝堂的長孫皇後。
所以李恪要破長孫皇後的局,決不能與長孫皇後硬碰,他動不得,也動不過,便隻能借滿朝文武之力。
貞觀七年末,三日後,旬日大朝。
太極宮,兩儀門,李恪正立於門外的宮道之上,時不時地抬頭北眺,似乎在看著什麼,心沉靜如水,一如七年前,李世民東宮登基時,重明門外的那個懵懂少年。
隻不過如今,李恪的處境卻已與當年大不相同,現在的李恪立於宮門之下,已不再會遭人無視,更非那個煢煢獨立,形單影隻,隻能看著李承乾左右逢源的漢中郡王。
現在的李恪已然是朝中最為尊貴者之一,不止是血脈,更是權位,現在的李恪無論站在何處,身後都會不經意地聚集起一團人,他們既是與李恪親近的朝中大臣,李恪的好友,他們更有一個相同的名號:“楚王黨”。
這些人中有淮南、江南籍的文臣,也有府軍統將,還有朝中重臣,這些人與李恪站於一處,和不遠處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相互呼應,竟已成三足鼎立之勢。
盞茶之後,隨著一聲鼓響,兩儀門洞開,滿朝文武依次序魚貫而入,於兩儀殿上分文武大臣,宗室勳親而列。
李恪身為皇三子,楚王,當屬宗親,本該位列太子李承乾之後,但李恪有身兼任實職,官拜揚州大都督,右驍衛大將軍,至於驃騎大將軍之勳,更在滿朝武臣之上,故而便列於李靖之前,站武臣班首,於李承乾左右並列。
李承乾與李恪一向不和,看著李恪站在自己的身旁,心中自然不悅,一聲輕哼,以餘光撇了李恪一眼,便扭過了頭去。
李恪耳目聰穎,李承乾的模樣也被李恪看在了眼中,李恪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小弟出鎮在外,近一載未見皇兄,皇兄一向可好?”李恪站在李承乾的身旁,對李承乾笑著拱了拱手道。
李承乾看著身旁的麵帶笑意的李恪,還未開口,眼中已經帶上一絲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