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太子失德,名望大跌,楚王、魏王在朝中的聲望便隨之水漲船高。
長孫家欲謀李恪外鎮,以解此危局,然誰曾想到竟被李恪借巧力破解,李恪非但未傷分毫,反倒是李恪的業師岑文本借勢坐上了中書侍郎的位置,權知中書省事,掌中書省大權。
如此一來,與李承乾截然相反,李恪的聲望反倒隨著岑文本拜相而陡升,欲棄太子而拜入楚王門牆的朝臣大有人在,楚王李恪與李世民嫡次子魏王李泰便成了朝中呼聲最高的兩位皇子。
但自打李恪在岑府之後,便一如他同岑文本所言,任憑魏王李泰如何作勢,結交群臣,李恪就是視若未見,仿佛與他無關一般。
回了府後李恪更是直接下令閉了府門,除了那些朝中故交,餘者一概托病不見,謝絕入府,無論官職高低。
而在這寒冬之中,又是閒暇無事之時,又有何事比約了好友,飲酒吃肉來的快意。
楚王府內院中,楚王李恪,翼國公府小公爺秦懷道,還有歲末奉旨自北線戍邊還朝稟政的朔州都督蘇定方,並上王府衛率統領席君買,四人正在圍爐烤火,用鍋釜煮了羊肉,飲著蘇定方自北地帶回的馬奶酒。
“這口馬奶酒才是真正的北地風味,自打本王從突厥還京,可是有些日子未嘗到這口滋味了,今日沾了蘇定方的光,才又飲得。”李恪手中拿著酒樽,一口滾燙的羊肉下肚,滿滿地飲了口酒,對蘇定方笑道。
蘇定方道:“殿下若是喜歡,末將年後北歸再多命人送些來京,殿下隻管存在府中,想喝了便取來喝。”
李恪擺了擺手笑道:“眼下長安局勢正緊,定方又是邊帥,擁兵朔州,麵子上還是莫同本王走地太近才是,免得落人口舌。”
蘇定方聽了李恪的話,臉色一正,當即道:“殿下說的哪裡話,若非殿下知遇之恩,蘇定方恐怕現在還隻是府軍一小卒,哪來的今日。這大唐上下,誰不知我蘇定方出自楚王府,本就是殿下門下,末將甘為殿下效死,任他們說去便是。”
李恪官拜揚州大都督,兼右驍衛大將軍,治軍數載,麾下將領不在少數,但那些卻與蘇定方都無法相比。
蘇定方本為劉黑闥舊部,敗軍之後後歸於李唐,而後得秦叔寶舉薦,為李恪親隨,隨李恪北上為質,一去四載,患難生死,身上早就打上了洗都洗不去的楚王府烙印,是李恪在軍中的最大助力,豈是軍中的那些麾下將領可比。
蘇定方話音剛落,就連一旁的秦懷道也開口對李恪道:“長安朝堂,眾人皆在議論殿下與魏王之事,搞得沸沸揚揚,殿下怎的一點都不著急,反倒像是怕了魏王一般。”
秦懷道的話中帶著幾分抱怨,顯然也是對李恪進來的過分低調有些不解。
自打廬州遇刺之後,太子聲望大跌,朝中多有臣子轉而向楚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示好,這本是拉攏朝臣的大好時機,可李恪卻在這個時候選擇閉門不出,任由李泰的魏王黨壯大,風頭正勁,而李恪卻對府外的局勢不聞不問,由得李泰坐大,這與李恪以往作風大不相同。
廬州行刺一事本就是李恪一手策劃,最後得益的反倒是魏王,李恪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秦懷道怎能不急。
不過李恪笑了笑,卻道:“左右幾根牆頭草罷了,本王要之何用?朝中大局,乃至儲位定奪,何時輪得到這些順風使舵之輩說了算了。”
儲君之位不比其他,若是廷議朝政,自是群臣議定而奪,但東宮歸屬事關重大,既是國事也是家事,絕非那些騎牆觀風之輩可以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