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引薦(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767 字 10個月前

劉樹義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元慶自問自己以往所作所為便是光明磊落,無可指摘嗎?隻消元慶稍有過錯,武家女自可尋機發難,到時賢仲昆被廢為庶民,不得繼老國公之爵,轉而從武順之子中過繼一人襲爵,豈是難事。”

劉樹義所言,並非全無可能,武元慶猛地慌了,忙問道:“若依二郎所言,我兄弟該如何是好?”

劉樹義輕捋頜下短須,故作模樣地思慮了片刻,對武元慶道:“楚王勢大,輕易開罪不得,元慶既已與楚王結怨,便該早做打算才是。”

武元慶聞言,頓覺手中的美酒也沒了滋味,扶額想了半晌,才對劉樹義道:“依二郎看來,若我放下身段,主動去想二妹求情,可能保住富貴?”

劉樹義想了想,對武元慶道:“元慶與王妃不和,其間既因害,也因利,所謂害者,元慶與王妃母女曾有舊怨,若欲解怨,元慶隻需負荊請罪,日後又能在府中拿低做小,順眼低眉,當可保無虞,畢竟元慶和王妃也是兄妹,王妃顧及聲譽,也不會做的太難看,隻是這利”

劉樹義說著,一下子停住了。

武元慶聽著正起勁,見得劉樹義突然停住了嘴,看著劉樹義為難的樣子,問道:“這利又是如何,二郎怎的不說了。”

劉樹義眉頭一皺,對武元慶道:“為兄再說下去,元慶怕是要見怪了。”

武元慶忙道:“你我乃是至交,二郎有話但說便是,何來的見怪一說。”

得了武元慶的話,劉樹義這才接著道:“元慶畢竟是嫡長子,王妃也需顧及聲譽,元慶要避害不難,但趨利之心人皆有之,若是楊氏和武家長女武順看中了老國公爵位,在王妃麵前蠱惑,元慶以為王妃會向著誰?為兄隻怕元慶縱是如喪家之犬,乞地求饒,也難保太平啊。”

武元慶本就和武媚娘不和,幾番開罪,而楊妃和武順於武媚娘又是嫡親血脈,若問武媚娘會向著誰,實在是多此一舉。劉樹義的利害剖析,幾乎是把武元慶逼上了絕境。

武元慶道:“那我該當如何,總不能就此坐以待斃吧。”

劉樹義道:“元慶若要自保,最好的法子是在朝中尋得一人庇護,如此一來楚王有所顧忌,自然也不敢拿元慶如何了。”

劉樹義的話,說著確有些道理,可武元慶的神色卻未因劉樹義的話有絲毫的輕聲,李恪位高權重,既是皇子,又是重臣,滿朝上下能叫他忌憚幾分的,恐怕寥寥無幾吧。

武元慶歎了口氣道:“小弟在朝中無甚人脈,如何能尋得這等人,二郎未免太高估我了。”

劉樹義的臉上露出了滿滿的難色,似乎是在抉擇著什麼,過了半晌後才道:“為兄倒是識得一位貴人,這位貴人為尊不在楚王之下,或可護得元慶。”

武元慶聽得劉樹義之言,仿佛是將欲溺水之人又看到了希望,忙問道:“不知是何人,竟有這般本事。”

劉樹義搖了搖頭道:“這位貴人行事向來謹慎,若非相熟之人,都不願深交,他的尊諱請恕為兄暫不便相告。不過元慶若是有意,為兄也可代為通個氣,至於成與不成便全看那位貴人的意思了。”

武元慶問當即起身,拱手俯身一拜,對劉樹義道:“如此最好,便有勞兄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