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聽得武媚娘的話,李世民高聲笑了出來,整個偏殿內外都能聽得仔細。
李世民是明君,也聽得進魏征口中的那些逆耳忠言,但這不代表李世民便不喜歡聽些好聽的話,而且這些好聽話還恰恰說進了他的心窩裡。
李世民是明君不假,但他卻不是完人,甚至他還是個貪婪之人,不過李世民與那些貪色、貪色、貪威的昏君不同,李世民貪的是名,貪的是功,貪的是壽,武媚娘的話正中李世民下懷,他豈能不喜。
李世民的耳邊聽多了逆耳忠言,偶爾聽些歌功頌德的話,自然老懷大慰,但這些話朝臣不能說,李恪也不能說,因為他們一旦說了,難免會有諂媚之嫌,整個大殿之中,唯一能說的就隻有這個剛剛嫁入楚王府的兒媳了。
一來武媚娘是女子,不涉朝堂;二來武媚娘年少,又方才嫁於李恪;三來武媚娘乃老臣之女,功勳之後,這番話從她口中說出,便顯得自然了許多,也不叫李世民生疑。
李世民指著武媚娘,笑道:“這些話不是虎頭教你說的吧。”
武媚娘回道:“殿下雖對父皇最是敬重,但這些話都是媚娘自己的意思,不是殿下教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哈哈,不錯,虎頭為人雖然最是忠孝,但說話卻刻板老成了些。虎頭知大義而不畏死,若有危難,他必是第一個擋在朕麵前,用自己的性命護著朕的人,可這些話,要他當麵說,他是萬萬說不出口的。”
武媚娘聞言,竟一下子掩嘴笑了出來,武媚娘看著李恪,對李世民笑道:“媚娘一直以為殿下文武雙全,待人也最是溫和,若非父皇說起,媚娘斷還不知殿下竟還有如此木訥的一麵。”
武媚娘的話聽著是當著李世民的麵打笑李恪,但李恪清楚,這是武媚娘不經意間在幫他說話,討得李世民歡心,故而李恪也不說話,隻是就這樣站在那邊,一副拿武媚娘也無可奈何的模樣。
正如李恪所想的那般,李世民聽著武媚娘的話,連忙擺了擺手道:“媚娘之言可是偏頗了,虎頭這不是木訥,這是至孝。當年突厥叩城,兵逼渭水,也是虎頭不聲不響地進宮請命,北上為質四載,那年的虎頭才八歲啊。虎頭的心裡藏著火,嘴上雖不說,但心裡對朕卻熱乎著呢。”
李世民說著,麵色微微有些動容,似乎又想起武德九年,渭水河邊那邊迎風北上的少年。
武媚娘看著李世民,回道:“父皇說的是,世人都說父子情重,媚娘是女子,以往不知,今日才明其中深意。”
武媚娘一言一行看似幼稚,甚至有些逾矩,但仔細看來,卻是進退有據,言辭也合乎心意,李世民看著身旁的李恪和武媚娘兩人,愛屋及烏之下,對這個兒媳是越發地滿意了。
李世民看著兩人,突然又想起了什麼,擔心李恪和武媚娘年少,不知禮數,於是問道:“明日是你們歸寧之日,你們該知曉的吧,可曾備好了禮,到時莫要不知禮數,叫應國公看了咱們宗室的笑話才好。”
李恪回道:“此事兒臣知曉的,歸寧之禮也已備下,父皇但請放心。”
李世民聞言,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補充道:“明日是王妃第一次回門,當需隆重些,若隻是些許俗物恐怕有所不足,朕為你再添上一件,待歸寧時同你們一同送到應國公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