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575 字 10個月前

李績抬眼望去,隻見此處臨近浚稽山,有山坡綿延,居高臨下,坐南而麵北,頓時便明白了李恪的心思。

李績反問道:“大都督可是欲於此處建戍堡,以製薛延陀?”

李恪點了點頭道:“不錯,此處地處諾真水與浚稽山之交,山脈連綿,乃浚稽山南下必經之地,若是我們於高坡之上建戍堡,便可據此要道,既可扼薛延陀南下之咽喉,亦可為北伐之先部,一舉兩得。”

李恪身旁的這處高上與浚稽山道隔水相望,李恪若是在此處高坡之上建戍堡,不僅可以居高臨下扼守要道,而且兩軍交戰,隻要浚稽山兵馬一動,此處的戍堡便能看的一清二楚,可以狼煙警示,叫唐軍儘早知曉,早做部署迎敵。

李績聞言,思慮了片刻後,回道:“大都督所言甚是,此處確屬要塞,誰若得之,便可占儘先機,但此處乃兩國交界,恐怕薛延陀未必會坐視大都督在此興建戍堡。”

此處既不屬唐,也不屬薛延陀,乃是一無主之地,以往大唐不重漠南,整個諾真水和白道川都罕有人煙,此處自然也就不甚緊要。

可如今,隨著大度設兵圍定襄城,李恪北上督邊,兩國已然戰起,此處扼住了薛延陀南下的咽喉,實在緊要,薛延陀自然也極為看重,不會輕放,李績的話自有道理。

李恪對身旁的眾人問道:“此處乾係重大,決不可落薛延陀之手,否則兵圍定襄城之事必將再現,本王欲取此處為戍堡,以為大唐前哨,眾位可有良策。”

李恪之言才落,策馬立於李恪身旁的蘇定方看著遠處的浚稽山,想了想,回道:“薛延陀夷男起於微末,也算是梟雄,若是貿然取此地築戍堡恐怕不易,唯今之計未有以重易輕還可一試。”

李恪聞言,問道:“何為以重易輕?”

蘇定方回道:“諾真水一戰,薛延陀損失慘重,若單憑浚稽山一地之力,恐怕已無力與大都督為敵,大都督何不命士卒先壘木搭橋,佯裝渡河,作欲全取浚稽山之勢。

浚稽山乃鬱督軍山南部屏障,至關緊要,夷男為保浚稽山,必定來信同殿下議和,到時大都督再同夷男定議,劃此地交由突厥,另建戍堡,此事可成。”

李恪聽著蘇定方的話,緩緩地點了點頭。

大唐多線為戰,後勤吃緊,沒有一戰而定薛延陀的把握,不敢輕易北伐,而薛延陀又何嘗不是如此?

眼下的薛延陀看似強盛,實則已是內憂外患,國內鐵勒九部其心不一,東、西兩麵的遼東和西突厥又蠢蠢欲動,夷男更沒有和大唐決戰的底氣。

此地雖是緊要,但與整個浚稽山相比卻又輕了許多,若是李恪作勢欲取浚稽山,逼地夷男在此地讓步,倒也未嘗不可。

李恪當即便欲從蘇定方之言,命前軍搭橋,以為佯攻,作欲取浚稽山之勢。

可就當李恪正要下令之時,遣出刺探消息的斥候卻帶來了一個叫李恪訝異的消息:浚稽山西北向突現數萬薛延陀大軍,掌汗旗,當是夷男可汗率軍親至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