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940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有些時候,有些方麵,李承乾也想同李恪相爭,但有些東西卻是他爭不來,更爭不過的,比如今日之事便是如此。

李世民晨練射術,感覺卻不儘如人意,便想著尋一人隨他同練,李恪射術極佳,師承秦叔寶,又有席君買、薛仁貴這兩個曠世武將每日陪練,李恪的射術不止是在宗室子弟中,就是在禁軍諸將裡麵也是極靠前的,李世民要他來陪練也在情理之中。

李恪留在宮中陪著李世民練箭,而李承乾則獨自出了甘露殿,回了東宮。

“太子回來了,方才在宮中父皇可有說什麼重話?”東宮光天殿中,太子妃蘇瀟看著李承乾回宮,連忙迎上前去,問候道。

李承乾顯然還是餘怨未消,李承乾脫下外袍,甩給了太子妃蘇瀟,道:“父皇倒是還好,隻是三郎太善鑽營取巧,討好父皇,實在可恨。”

蘇瀟把李承乾的外袍簡單疊了疊,遞到了一旁婢女的手中,擺了擺手,示意婢女退下,而後對李承乾道:“太子寬心便是,無論楚王如何折騰,太子還是嫡長子,東宮之位還是太子的,旁人奪不去。隻是太子日後自己小心些便是,莫要叫人抓住了把柄。”

李承乾眉頭微皺,問道:“你這是何意?”

蘇瀟道:“太子居於東宮,乃大唐儲君,朝野上下不知多少雙眼睛正在盯著太子,太子還需修身養德,平康坊那些地方還是少去為好。”

李承乾聞言,頓時麵色不悅了,李承乾道:“怎麼?父皇教我做事,你也要教我做事嗎,那些地方李恪去的,天下人去的,為何就我去不得?”

蘇瀟見李承乾動怒,忙解釋道:“太子國儲之重,天下景望,豈是楚王和旁人能比得的。”

蘇瀟的話並未叫李承乾好受上多少,李承乾一揮衣袖,道:“本宮的事情何須你們替我做主,難不成就因為本宮去了青樓,太子之位便保不住了?”

蘇瀟道:“我並非此意,隻是太子身為國儲,自當謹言慎行,自持自律。太子昨夜在青樓和楚王相爭,今日不過半日的功夫就已經鬨得長安城人儘皆知,其中非議太子之人不少,長此下去恐於太子聲望不利。就連方才阿爹還專門遣了人來,要我好生勸慰太子,日後莫要如此了。”

對於太子妃蘇瀟的話,李承乾原本心中已經有些怒火暗燒,但當李承乾聽到蘇瀟提及其父的時候,李承乾又把心裡的怒火強行壓了下去。

蘇瀟之父蘇亶雖然官隻至秘書丞,但他在朝中的人脈和聲望卻不弱。

蘇亶出自武功蘇氏,乃隴右名列於前的世家門閥。蘇亶祖父名喚蘇威,乃前隋宰相,與高熲、虞慶則、楊雄並列為前隋四貴,在長安官場盤根錯節,故舊無數,頗有些底蘊。

蘇瀟家世如此,縱是太子李承乾也不願隨意開罪,故而聽得蘇瀟之言,李承乾又壓下了火氣。

李承乾問道:“旁人如此非議我,那李恪呢,他總不能置身之外吧。”

蘇瀟如實回道:“倒是並無談論楚王的,大多是在非議太子。”

李承乾聞言,剛剛壓下去的怒火又自心底翻騰而起,李承乾道:“本宮是和李恪相爭,何以朝野非議都是於本宮不利,反倒對李恪偏生寬容,不聞不問。”

其實此事說起來倒也不怪李承乾生怒,李恪和李承乾一同逛的青樓,一同為一個女子出手相爭,為何朝野內外的百官和百姓偏偏能對李恪如此包容,對他不聞不問,隻盯著李承乾不放。

李恪如此,便是年少風流,一時佳話,李承乾如此便是自甘墮落,不知節製,這換了誰都會不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