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三郎似乎對侯君集此人頗不放心?”武順和賀蘭越石走後,武媚娘和李恪還在廳中,武媚娘便開口對李恪問道。
李恪點了點頭回道:“不錯,侯君集此人桀驁狂妄,又與本王不和,本王擔心他會挾機報複。”
武媚娘不解道:“侯君集也是行伍中人,以三郎今時今日在軍中的聲望,他也敢亂來嗎?”
李恪道:“他是昔年玄武門的元謀功成,玄武門之事從頭到尾他都出力甚多,故而極得父皇信重,這天底下除了父皇,他連藥師公都不看在眼中,何況本王,在他侯君集眼中,本王不過一個豎子而已。”
武媚娘擔憂道:“那兄長此行豈不是難了?”
李恪回道:“侯君集雖與本王不和,但本王畢竟是親王,在他之上,他明麵上是絕不敢亂來的,隻盼著兄長能謹慎些才好。”
武媚娘道:“西征之事不在三郎轄下,三郎確也不便查手。”
隻要賀蘭越石不出長安,那李恪便還能護得住他,可他隨大軍去了西域,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高昌國距長安四千裡之遙,李恪也是鞭長莫及。
賀蘭越石和武順才走,李恪和武媚娘還在說著西征之事,而就在片刻之後,便突有王府的門人前來通稟:門外一人自稱劉仁軌,持楚王手令在門外求見。
李恪聽得劉仁軌在門外求見,臉上頓時露出了笑意,他等了這些日子,劉仁軌總算是到了,李恪一麵命人將劉仁軌引去書房,一麵自己往書房走去。
為官者的書房多堆積機要之物,也是極為敏感的所在,尋常人肯定是不能擅入的,李恪專程命人將劉仁軌帶進書房說話,自然是要用作心腹了。
劉仁軌,出自中原門閥尉氏劉氏,劉氏雖是中原豪族,亦在世家名門之列,但劉仁軌卻是劉氏旁支庶子,雖然掛著個世家子弟的空白名頭,卻不比農戶子弟好上多少,家境貧寒,亦屬寒門。
劉仁軌生於前隋仁壽元年,少年恭謹好學,農耕之餘也不綴學事,束發之年便以文名聞於鄉野,但他雖有才名,可他的仕途卻一直不順,現已年近不惑,還是隻是一個不入流的鹹陽縣丞。
大唐開國之初,政治清明,李世民更是求賢若渴,凡有才乾之士多能有所任用,但劉仁軌偏卻特殊,劉仁軌仕途坎坷,也不儘是劉仁軌自己的緣故。
劉仁軌入仕,起自管國公任瑰的提拔,武德年初,時任河南道安撫大使的任瑰賞識劉仁軌之才,行赤牒舉薦其為息州參軍,劉仁軌始步入仕途。
任瑰投效李淵甚早,也是大唐的開國功勳,劉仁軌極得任瑰賞識,本該也是貴人相助,年少有為,仕途順暢的,但偏偏任瑰和隱太子李建成交好,滿朝皆知,玄武門之後任瑰便遭清算,調離中樞,劉仁軌作為任瑰門下,自然也是如此。
其實對於李建成舊部,李世民自己的態度倒是頗為大度寬和的,諸如名盛者魏征、王珪之輩都被委以重任,偏偏就是劉仁軌這樣的小角色既不入李世民之眼,地方官員也不敢輕用,這才蹉跎十餘載,無甚進益。
若是沒有李恪的恩遇,劉仁軌的官運在貞觀一朝頂天了也就是一個給事中,封公拜相那都是高宗朝的事情了,劉仁軌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故而當他得知李恪欲調用他時他也是萬分激奮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