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坊,楚王府,書房。
薛仁貴在靖安坊射殺權萬紀,隨後便直奔楚王府而回,向李恪稟告此事了。
書房中,李恪正端著筆在書房中練字,臨摹的正是王羲之的帖子,隻是臨字之事本該平心靜氣才是,但李恪神情凝重,顯然是在等著什麼極重要的消息,哪裡有半分臨字該有的模樣和心境。
“三郎好筆法,運筆這般沉重,宛如刻木。”在李恪的身旁,武媚娘看著李恪臨下的字帖,用墨過重,顯然是沒有掌握好腕力,大沒有以往的水準,於是對李恪打笑道。
李世民獨喜王羲之的字,朝中百官和諸皇子為投李世民所好,多有習練王羲之字帖的,李恪的筆法本就不弱,學王羲之的字也學地有六七分火候了,但看著李恪方才寫的這些字,還不如以往一半的水準,故而武媚娘有此一言。
李恪聞言,放下了手中的筆,搖了搖頭笑道:“本王今日心境不佳,實在不宜練字,今日便就到這裡吧,再練下去怕是要被你更加笑話了。”
武媚娘掩嘴笑道:“媚娘不過如實說來罷了,若是三郎這般筆法,將來璄兒的書法你怕是教不得了。”
李恪看著武媚娘的模樣,心中的緊張倒是緩解了不少,李恪笑道:“為夫書法尋常,不過勉強拿的上台麵罷了,將來璄兒的書法自然不是我來教的,我可是另有人選。”
武媚娘聞言,好奇地問道:“不知殿下屬意何人?”
將來李恪若能為帝,李璄便是皇子,皇子的業師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皇子在朝中地位,比如魏王業師為王珪,那朝中那些被王珪提拔,或與王珪交好的大臣自然而然地就與李泰交好,給李泰平添了不少人脈和勢力。
李泰如此,對於李璄而言,此事亦然,若是李璄之師位重,那李璄不止能得其助益,更代表了李恪的重視,武媚娘自然萬分關切。
李恪不假思索地回道:“璄兒是長子,拜師之事不可馬虎,我欲請岑師教授,也不知岑師願不願。”
李恪之言一出,武媚娘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意。
岑文本貴為宰輔,更是李恪的業師,是楚王黨官員中威望最高,也是最得李恪信重的人,將來若李恪能為帝,岑文本便是板上釘釘的諸相之首,他若為李璄業師,對李璄自然助益極大,也可見李恪對李璄的重視和疼愛。
方才武媚娘見李恪頗為緊張,故而特意打了岔,李恪想起愛子,心裡原本的忐忑果真緩和了許多,而就在此時,離府許久的薛仁貴終於回府了。
“末將薛禮向殿下複命。”薛仁貴一路疾走,直到書房門外,對李恪道。
李恪看見薛仁貴到了,心裡憋著的一口氣仿佛一瞬間鬆了下來,李恪忙問道:“事情如何?”
薛仁貴回道:“權萬紀已死,事情成了。”
“好。”李恪重重地一撫掌,激動道。
一旁的武媚娘聞言也笑道:“此事已成,恐怕稍後父皇便該傳眾臣入宮了,媚娘先為殿下更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