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的私衛死士得令,光天殿中的三百餘人並自麗正殿中繞襲而來的一百餘人前後包夾,直奔李世民一眾而來。
侯君集麾下近五百私衛,俱是百戰老卒,而李世民並李恪所帶的合計不過百來人,大部分還被擋在了前宮,真正在李世民身邊的不過三十餘人而已。
人數相差過大,就算李世民親隨的衛率都是自昔年玄甲軍選拔,俱是以一當十的悍勇之士,正麵硬碰恐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仁貴,護駕!”李恪見得叛軍上前,一聲高喝,對薛仁貴吩咐道。
“諾。”薛仁貴應了一聲,抽出了腰間的佩刀,如山嶽般便站在了李恪和李世民的麵前。
一旁的張世貴見狀,也一麵命人護住李世民和李恪,一麵冷靜地自自己的腰間取下了隨聲帶著的哨笛,放在口中,長吸了口氣,將哨笛吹響了。哨笛之聲細長悠遠,頓時便響徹東宮內外。
張世貴不止是北衙禁軍的統帥,更奉命節製舊玄甲軍,這支哨笛便是自玄甲軍傳下來的東西,用以聚兵之用,哨笛一響,凡玄甲軍之士,無論麵對的是什麼,都需向傳笛之處靠攏,不惜一切代價。
隨著張世貴的哨笛聲響起,也就意味著原本留在前宮等候的餘下的玄甲軍和楚王府衛率意識到了李世民和李恪的危險,開始強攻內宮大門了。
侯君集也曾是李世民的天策府舊將,跟隨李世民多年,自然也知道這聲哨笛聲意味著什麼,隻得連忙命人加緊攻勢,要在玄甲軍破門前殺了李世民和李恪,否則待玄甲軍破門,他們必敗無疑。
但侯君集想地雖好,可實際上今日的局勢在一開始就已經超出了侯君集和李承乾預期,因為原本在侯君集想來,今日當是李世民率眾來此,他們要對付的最多就是一個張世貴和部分玄甲兵,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李恪竟也會在此。
李恪大部分的楚王府衛率雖然都被留在了前宮,但李恪和薛仁貴卻進來了,論武藝,李恪師從秦叔寶,又和席君買、薛仁貴這樣的蓋世猛將每日習練,一身武藝早已躋身禁軍諸將前列。
至於薛仁貴,便更就不必說了,薛仁貴雖然最是趁手的方天畫戟不在,但他一身無雙勇力,放眼天下能敵者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李恪的手中接過自衛率手中遞過來的長槍,背靠著李世民,一邊退敵,對李世民道:“父皇站在兒臣身後,兒臣縱是身死也必保父皇無恙。”
“哈哈哈”
方才李承乾所為叫李世民失望已極,但眼下李恪所言又叫李世民高聲笑了出來,李世民笑道:“怎麼?在恪兒看來朕已經老邁,提不動刀了嗎?恪兒不必護著朕,隻管和朕並肩便是,你我父子今日便一同退敵,誅殺叛逆。”
李世民之言一出,抽出腰間的佩劍,和李恪並肩而戰,仿佛一瞬間又回到了十八年前的虎牢關。
一將之勇,若在兩軍對壘,千軍萬馬前興許效用不大,但如今兩方人馬合計不過數百人,匹夫之勇便顯地尤為緊要,薛仁貴勇猛無雙,一人立於李恪身側,竟能叫方圓數米之內無人能入,不過片刻的功夫侯君集的死士已經有十餘人死於薛仁貴的刀下。
而就在此時,又一個對侯君集和李承乾不利的消息傳來了,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正率眾強攻東宮西側景鳳門,景鳳門怕是守不了多久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