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想,當初那個在重明門外,立於角落處無人問津的漢中郡王,如今竟也成了大唐的儲君,短短十三載,李恪做到了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原本全無機會的庶出三子,愣住抓住了所有可能抓住的機會,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從漢中郡王,到蜀王,到質子,到楚王,再到揚州大都督、並州大都督,最後到今日的太子,哪怕是長孫無忌想破了腦袋也想不通,為什麼李恪能走到今日這一步,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叫他想不通,看不透的年輕人,年紀也不過才隻弱冠而已。
“臣奉陛下命,為太子加冠。”長孫無忌小心翼翼地捧著太子冠走到了李恪的身前,對李恪道。
此時的李恪,當他站在這裡時,他已經從初封太子時的得意和狂喜中走了出來。
李恪麵朝百官而立,神色鄭重,不悲不喜地站在大殿的正中,站在長孫無忌的跟前,對長孫無忌道:“有勞司空了。”
說完,李恪便和長孫無忌一齊屈身,跪坐於殿中,等著長孫無忌為他加冠。
李恪年已弱冠,身體早已長成,再加之李恪自幼習武,身子骨不止結實,也比旁人更高大些,比起六尺上下的長孫無忌整整高出了大半個頭,哪怕是同樣跪坐著,仍舊比長孫無忌高出了一截,本就身寬體胖的長孫無忌要為李恪加冠並不容易。
長孫無忌站在李恪的跟前,吃力地支起腳尖,向前使力,支起寬胖的身軀,使得身體得以前傾,而後緩緩地抬起手臂,費了許多力氣才將太子冠戴在了李恪的頭上,設簪、結瓔更是不易。
李恪加冠之後,長孫無忌退下,而後便是授印。
尚書右仆射、太子詹事杜如晦手中端著盛了太子印璽的玉盤,穩步走到李恪的身前,慢慢地跪坐下來,將玉盤捧到了李恪的胸前,對李恪道:“臣奉陛下命為太子授印,請太子受印。”
李恪微微屈身,雙手自杜如晦的手中接過玉盤,捧在了自己的手中,對杜如晦道:“有勞詹事了。”
當著皇帝和百官之麵,加冠、授印之禮已畢,李恪便算是正式成為了大唐的儲君,入主東宮的太子。
而在此之後,於誌寧又是一聲高唱:“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其服,以成厥德。萬壽無疆,承天之慶。”
於誌寧此言一出,意味著太子冊封之禮已近尾聲,殿中眾臣紛紛由兩側集於正中,對著跪坐於殿上的李恪齊齊俯身作揖,拜道:“臣等拜見皇太子,賀皇太子登臨儲位。”
大殿之中,京中百官俱在,李恪坐於大殿正中的上首,看著殿下參拜著的眾臣,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長孫無忌等一應朝中重臣俱在其中,當然,這裡麵也包括了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的魏王李泰。
此前在軍中,李恪曾受萬人參拜,但其中的感覺卻是遠遠不及今日的,今日他是在東宮,在顯德殿,在他的冊封大典之上,這不止是一場朝儀,更是權力的交接,就在這一刻,大唐國儲的名頭真正地落在了李恪的身上。
東宮,它真正的主人來了!大唐,他未來的君王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