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回道:“鬆洲往西進軍不易,太過被動,吐蕃與我大唐之戰,必在青海而不在川蜀,鬆洲隻是屏障,而涼州才刀鋒。”
李世民笑道:“不錯,確是不錯,你能看到這一步,也算是眼界和武略都是極佳了。其實若不論身份,你才是平定吐蕃的最佳人選,但你身為太子,自當坐鎮長安,也不可外鎮。”
李恪道:“兒臣不過紙上談兵罷了,運籌帷幄,臨陣指揮之道兒臣要學的還多。”
李世民笑了笑道:“你是儲君,將來是要做我大唐君王的,你要學的可不止是這些,更要習得帝王心術。”
李恪看著李世民,道:“兒臣不知父皇之意。”
李世民道:“為父調蘇定方赴涼州,防備吐蕃隻是其一,更有借此試探、打壓關隴門閥的意思,關隴門閥掌權太久,太重,若不早作節製,早晚必生亂子。”
李恪聞言,“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關隴、河西一帶軍府少有河北人任折衝校尉、都督等要職的,父皇此番命蘇定方前往,原是有意敲打關隴門閥,隻是...”
李恪說著,似乎有些擔憂,又對李世民道:“隻是關隴門閥勢大根深,輕易動不得,父皇突然這麼做會不會驚到他們,逼得他們反彈?”
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笑意,張手對李恪道:“朕雖非大唐高祖,但亦是開國天子,大唐江山半出我手,大唐軍中上下,無論將帥,皆以朕之皇命馬首是瞻。你英果類我,也是少年從軍,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難道咱們父子還會怕了關隴門閥不成?”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話,似乎瞬間明白了李世民在此時就動關隴門閥的緣故和底氣。
唐史之上的李世民,在位期間並不曾大動過關隴門閥的勢力,既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大唐內外征戰還需仰其力,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李世民的太子人選。
若無李恪,繼位為大唐太子的本該是晉王李治,但李治性情文弱,不精武事,多半壓不住關隴門閥,李世民怕身後生亂,自然不敢輕動。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有李恪為太子,李恪少年從軍,行伍出身,不弱李世民,就算將來李世民不在了,李恪一樣鎮得住朝局,李世民沒了後顧之憂,自然就敢動手了。
一人為雄主,便可改天換地,父子俱為英主,還有何不可為?不敢為?
李恪道:“那待蘇定方西行之官之時,可要兒臣出麵相送?”
李世民點了點頭:“蘇定方是你提拔上來的,你去送送他也好,正可敲山震虎。”
關隴門閥之衰落原是五十年後,武則天稱帝,大舉屠刀,大興科舉,提拔庶族之後的事情,但現在因為李恪在,這把屠刀要舉地更早些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