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親(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072 字 9個月前

原來武媚娘此前從未見過吐蕃人的模樣,覺著好奇,故而在李恪接見祿東讚的時候便躲在偏殿觀望,待祿東讚走後這才出來。

李恪對武媚娘問道:“你也在殿內看了許久了,方才的事情,媚娘怎麼看?”

武媚娘玩笑道:“彆的媚娘不知,但隻看他們送的禮,便是對三郎的喜好不甚了解了,他們有事求於三郎,便該早下些功課,送美人豈不比送財貨來地好?”

李恪笑著回道:“他們萬裡來此,風塵仆仆,哪裡帶來的美人,更何況天下誰人不知太子妃媚娘天生絕色,本宮又不喜旁人,誰還敢往東宮塞人?”

大唐宗室子弟,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凡是成年的諸王無一不是妻妾成群的,唯隻有李恪一人,雖有風流之名在外,實則卻自律地厲害,除了自幼便跟隨李恪的丹兒,武媚娘和李恪成婚至今李恪都不曾納過一個外人。

武媚娘聽著李恪的話,臉上笑意更重了,這才對李恪道:“三郎方才所為做得極好,吐蕃狼子野心,既能侵我大唐一次,便能侵第二次,未免日後麻煩,留有口舌,三郎不與他們深交是對的。”

李恪道:“媚娘所言正是我所想,吐蕃虎踞西南,吞並高原各國,待他羽翼稍豐後與我大唐早晚必有一戰,確是不宜與他們深交。”

武媚娘聞言,指著殿中的一箱子珍寶,不解地對李恪道:“三郎既有意疏遠吐蕃使臣,為何又要收下他們的東西?”

李恪走到箱子的旁邊,蹲下身子緩緩打開了身前的木箱,果然,入眼的便是滿箱的象牙雕器,金玉珠寶,乍一看也晃眼地很。這些東西若是給其他人,自然是欣喜若狂的,可李恪和武媚娘見多了世間珍寶,這些東西落在他們的眼中也就平平無奇了。

李恪指著這箱珠寶,對武媚娘問道:“你說我若是把這箱珠寶上繳給父皇,父皇會怎麼看吐蕃,怎麼看祿東讚?”

武媚娘聞言,哪還不知道祿東讚的意思,李恪這是要祿東讚在李世民麵前難堪了。

武媚娘笑道:“方才三郎還想著要征召祿東讚入東宮效力,現在轉了身就翻臉不認了嗎?”

李恪道:“他已拒了我,又不能為我所用,我又何需在多去顧及他。”

武媚娘好奇地問道:“方才三郎以征辟祿東讚入東宮為官之事堵他的嘴,難道就不怕他當真一口應下嗎?太子家令這般要職,哪能輕易許於一個不知深淺的番邦人。”

武媚娘所言自然在理,太子家令乾係重大,若用一個番邦人總覺著有些不妥,但李恪聽著武媚娘的話,卻搖了搖頭。

李恪道:“我說的征辟他是真的,祿東讚之才,冠絕吐蕃,就是中原也罕有能比的,他若是真心為我所用,我何惜一個太子家令,就是將來拜相也無不可。”

李恪識人向來精準,但武媚娘沒想到李恪對祿東讚的評論竟如此的高,武媚娘驚訝道:“難不成在三郎眼中,祿東讚竟能比肩房、杜二相嗎?”

其實祿東讚此人文武雙絕,吐蕃立國開業,無論是安定朝堂還是南征北戰,都多賴祿東讚之功,沒有祿東讚就不會有日後能與大唐爭鋒的吐蕃。

房、杜二相雖是天下名臣,但在李恪看來,祿東讚於吐蕃之功,絕非房、杜中一人可比,應該是房杜加上李靖,再加上長孫無忌才是,但這些東西李恪自不會和武媚娘細說。

李恪隻是笑了笑,回道:“也許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