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塔甸子(2 / 2)

“哎,聽頭棹安排。”曲紹揚也沒多說什麼,一個鯉魚打挺跳起來。

“大家夥兒都辛苦了,咱再堅持一下,往前攆攆路。

這幾天咱都歇在排臥子裡,等著到了塔甸子,咱就住客店,我請大家喝酒。”

水老鴰也站了起來,一邊往前麵走,一邊大聲招呼。

“得嘞,都聽頭棹安排。”眾人一聽這話,都高興極了,忙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控製著木排繼續前行。

這時候,風雨逐漸停歇,一輪紅日從雲層中悄悄探出頭來,照在眾人身上,多少添了幾許暖意。

過了老惡口,江麵平穩了挺長一段,之後又過了兩個小哨口,平平安安到了一處排臥子休息。

這回,水老鴰不許二櫃再講女人,免得晚上有人睡不著瞎尋思。

二櫃白天在老惡口被嚇的夠嗆,這會兒也沒心思白話了,於是這一晚,大家夥兒消消停停的睡了個覺。

第二天吃過早飯,木排繼續前行,途中遇到了大梨樹下島、馬鹿溝上島等幾處不大不小的哨口。

好在頭棹有經驗,眾人齊心,木排安然無恙過了哨口。

三天後,木排終於到了塔甸子。

此地在唐朝時,是渤海國的屬地。

在江邊的高山上,有一座石塔,名為靈光塔,就是渤海國時期留下的,所以那山,也被稱為塔山。

塔山下麵,以前是一大片草甸子,故而被命名為塔甸。

這裡在清初時,歸興京府管轄,後清朝統治者為了保護龍興之地,將長白山地區化為封禁區,不許尋常百姓進入。

當然,這種封禁政策,並不能徹底阻止關內百姓進入。

早在鹹豐、同治年間,就有山東的民眾在此地落戶生根,從事伐木、采參、打獵等活動。

同時,鴨綠江南岸的高麗民眾,也會越江而來,朝往暮歸,春來冬去,開墾田地。

時間長了,這裡便聚集了不少人家,形成集鎮。

光緒四年,由於人口逐漸增多,清政府為了開發邊疆保衛邊防,在當地設立了撫民局,歸通化管轄。

木排停靠在江灣岸邊,還不等係好了傻繩呢,各家客店、飯館子的掌櫃,就帶著夥計圍上來了。

“爺們兒,來我家吧,好酒好菜備著,小母雞、開江魚,管夠兒造,還有小桃紅陪著吃菜喝酒。”

“來我家,來我家,要啥有啥,俺能說動老齊家的媳婦,那娘們兒長的可水靈呢。”

懂行的人都明白,不管是小桃紅,還是老齊家媳婦,都是“靠人的”。

這也是東北木幫、排幫的另一種風俗,“季節婚”“時令婚”。

東北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女人少。木把們沒房沒地,居無定所,屬於是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兒,所以極少能娶上媳婦。即便是有媳婦的,也在山東老家,遠水解不了近渴。

男人嘛,總歸有需求的。木把手裡又有錢,尤其是山場子掐套、水場子靠岸的時候,總要找地方去消遣享受一番。

因此,當地集鎮的買賣鋪號,甚至一些原住戶,也都把主意打到了木把頭上。

花台、笑果自不必說,更多的是“靠人的”、“半掩門”、“海台子”等等,也有“拉幫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