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初祖布局(1 / 2)

太原,乃是李閥的根據地所在。

李閥在此經營已有多年。

其治下百姓被管理數代之久,潛移默化之下,早已成就鐵桶一塊。

不誇張的說,如今太原的百姓們已是隻知李閥,不知天下。

這也是各大門閥之間共通的做法。

要知道,將來他們一旦造反。

這些百姓就是他們的根基,甚至他們的兵源就會從這些百姓中抽取。

因此,他們會刻意的淡化百姓們對於皇權的敬畏。

尤其是這幾年裡,李閥二公子橫空出世。

率領李閥大軍,擊退了數次那些亂世諸侯的侵襲,保太原百姓不失……

其聲望甚高。

百姓們都認為有李家二子在,太原未來數十年內,百姓們必能長治久安,安享樂業。

因此,太原百姓在說起其他地方的百姓時,都是帶著優越感的。

事實上,李家二子確實甚有軍才。

但所謂的打退大軍,英明神武什麼的,中間卻是有不少的水分。

倒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蘇奕的動作實在是太快。

攜飛馬牧場戰馬之助,成立驍果騎,短短兩月之內一掃大隋境內混亂,澄清玉宇。

比起來,李閥顧忌蘇奕的存在,根本就不敢貿然起兵。

李世民縱有通天之能,根本還來不及發揮就已經徹底結束,他也隻能長劍空利,不亦悲夫了。

而之所以太原之內流傳這些傳言,原因很簡單。

就是為了對抗蘇奕這段時間裡瘋長的聲望……想要遏製一條流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製造一條新的流言。

同樣,想要破壞一個尊崇的目標,那就是另建一個新的可供尊崇的目標給他們。

從這點來說,李淵雖是優柔寡斷,但卻也不是傻乎乎的放任二子與大子明爭暗鬥,而是不得不為之。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太原聲望極高的李世民若想在太原取一塊地皮,建造一座寺廟為自己的父親祈福什麼的,也是再輕易不過的事情。

寺廟占地極大。

內中,僧侶並不多。

但外界,戒備卻極是森嚴。

畢竟在外人眼中看來,此地雖然不過是一處為父親祈福的簡單寺廟。

可李閥中卻是無人不知,在這裡究竟囚禁了一個何其可怕的人物。

邪帝蘇奕!

雖然這個邪帝被抓住之後,江湖上仍然還有邪帝行動的軌跡。

但從此人這邊被抓,那邊邪帝便隨之出山,更直接滅掉了靜念禪院便可以推測的到,恐怕這兩個邪帝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關聯。

也是因此,寺廟周邊,幾乎彙聚了超過三千名精銳將士,嚴防死守,一為防止內中的邪帝逃脫。

二的話,則是為了戒備外界的邪帝打進來。

但外界再如何的風聲鶴唳,寺院內部,卻是一片寧靜祥和。

哪怕邪帝已經身具覆滅靜念禪院之威,更據說在單對單的單挑中斬殺了中原第一大宗師寧道奇。

實力之強,幾乎已經到了當世無敵的地步。

但卻仍是沒人將他當回事。

不僅僅因為這裡有四大聖僧的存在。

更因為這裡是他們佛法的源頭,邪帝再強又如何?

隻要來了這裡,他便得褪~去一身的桀驁不馴,恭敬的匍匐在佛祖足下。

………………

這天清晨。

天色剛剛大亮。

寺內,石青璿的禪房之外,便響起了規律的敲門聲。

伴隨著溫和而又平緩的問聲,“青璿,你醒了麼?”

“嗯,青璿已醒了。”

石青璿打開房門。

如今的石青璿,仍是之前那一襲青色長衫,看來利落乾脆。

麵上則仍是覆著蘇奕送她的麵具。

不過戴著與沒戴也沒有太大的差彆。

當蘇奕那邊一舉覆滅慈航靜齋和靜念禪院之後,其邪帝身份便再做不得假。

四大聖僧自然也就知道了石青璿其實是假的,她隻是代人受過而已。

然後問出她的真實身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之所以沒有勒令石青璿摘下麵具,也完全是因為佛門高人,不意表象而已。

這段時間裡,石青璿在寺內生活的很是平靜。

她本就是個喜靜的人,再加上身份暴露之後,反而更受四大聖僧禮遇。

四大聖僧當初收邪王石之軒為徒,被其蒙蔽。

說白了也是因為太過喜愛石之軒的才華和悟性,才會給了他可乘之機。

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對於邪王的喜愛並非是作偽……

甚至於若非石之軒提前跳反,此時說不定已經承了他們的衣缽也說不定。

但如今麵前的少女不僅繼承了邪王的才華與悟性,卻沒有他的那種混亂與魔性。

兼得正邪之長,更有七竅玲瓏心。

當然,最最重要的,卻是她是他們的徒孫,正兒八經,經的起考驗的那種。

是以石青璿身份暴露之後,不僅沒有遭受到任何的苛難,反而更得四大聖僧寵愛。

道信更是不止一次明確的表示想要讓石青璿繼承他的衣缽……

男女之彆根本就不是事兒,慈航靜齋不也照樣由梵清惠執掌麼?

若是以往,石青璿可能順勢也就答應了。

她的母親便精修佛法,她對佛法也頗感興趣。

再加上青燈木魚也確實能為她的心帶來寧靜。

但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的石青璿對佛法仍然極為尊崇,但若說出家,她卻是本能的心生排斥了。

但這卻不妨礙石青璿對四大聖僧極為尊重。

對著道信恭敬行禮,石青璿好奇問道:“師祖這麼早來尋青璿,莫非是有什麼正事不成?”

“關於那位季先生,青璿你不是想要放他離寺嗎?”

道信笑嗬嗬的看著石青璿,眼底帶著難掩的慈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