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後餘偉才想起來問道:“我們先去哪兒啊?”
黃小川斜眼看了一下餘偉後拍了拍胸前的挎包:“當然先去買膠卷啊!沒膠卷拍個毛線啊!”
聽說黃小川要帶自己出門拍照,走之前餘偉特意在家把自己拾掇了一下,還換了身衣服。
確定黃小川不是作弄自己後,餘偉跟黃小川叮囑道:“回頭你等我姿勢擺好了再拍聽見沒?彆又把我拍的模模糊糊的。”
在這個年代拍照片對個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個膠卷二十幾塊錢,一般隻能拍出三十六張照片。
萬一操作不當,取膠卷時曝光了,那不光浪費了二十幾塊錢還白白浪費了很多表情。
而且衝洗照片還要一筆費用,這些亂七八糟加起來,三十六張照片拿到手總共需要花費五十多塊錢,所以一張照片的成本就要一塊五六毛。
而這時一個在工廠上班的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資也隻有一百二三這樣,也就是說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隻夠買兩卷膠卷拍照衝洗之用。
所以拍攝者拍每一張照片時那個快門都按的很謹慎,而被拍者為了留下一張漂亮的照片,擺個姿勢能跟個木偶一樣站那兒半天不動,麵部神經都笑麻木了。
哪像後世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再加上還有什麼美顏功能,就算你是個冬瓜也能把你拍成一根黃瓜的樣子來。
害怕拍不好?那沒關係,有種功能叫連拍,按一下觸摸屏,連拍十幾張,總能有一張說得過去的吧?
黃小川跟餘偉兩人去了一家離家不遠的照片衝印店,進門黃小川就讓老板拿十個膠卷。
“老板,這科達膠卷給我拿十個。”一邊說著一邊從胸前的挎包裡掏出錢點出三張遞給了店老板。
餘偉見黃小川一開口就要買十個膠卷,唬的趕緊出言勸阻:“你特麼的瘋啦?買怎麼多膠卷乾什麼?拍的完嗎?”
黃小川沒理他,將老板遞給他的十個膠卷裝進包裡九個,剩下一個他直接拆了包裝裝進了相機裡。
做完這一切,趁著從店老板手裡接過找回的零錢的時候,黃小川還跟店老板商量道:“老板,我們買你那麼多的膠卷回頭來衝洗照片的時候你要給我們便宜點,而且我們還要加急,今晚六點把膠卷給你,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照片跟底片?”
店老板想了一下後說道:“十個卷的話我晚上加個班,明天下午就能拿到。”
黃小川點點頭:“行!那就這麼著,等我們拍好了就把膠卷送過來。”
隨後拉著還在驚詫的餘偉就走人,餘偉嘴裡不停的埋怨著:“你小子發神經啊?你真打算把十個膠卷一下午都拍掉啊?那可拍不完的?”
餘偉誤以為黃小川是拍人,他哪裡知道黃小川打算拍的是街景,是想留下這個年代的影像,拍這些估計十個膠卷都不一定夠。
“你怎麼那麼多問題啊?跟十萬個為什麼一樣,不用你瞎操心,十個膠卷而已,很快的。”黃小川有點嫌餘偉碎嘴了。
餘偉乾脆不問了,反正是出來拍照片玩的,他愛乾嘛就乾嘛吧!
一路上黃小川走走停停,見到他感興趣的地方他就停下了就哢嚓哢嚓拍幾張,拍完就騎車趕往下一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