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虞詡(2 / 2)

不過虞詡有一些家事,需要先處理一番,寇釐是官員又不可能長期留在武平縣,討論一番後,寇釐先返回洛陽,荀淑則被留在了陳郡,協助虞詡處理一番後,然後一起來到了洛陽,這樣的安排也可見寇氏的誠意。

寇釐這樣做也和寇淑有很大的關係,寇淑來自於現代,掌握的知識或許不深,但絕對非常廣,而且跳開了傳統的儒家思想,交流的一開始寇釐還不適應,但交流多了,寇釐越來越覺得女兒說得有理。

寇釐用這一套思維去揣測朝堂上下,他很快就發現朝堂上很多人虛有其名,說起儒家五經,各個頭頭是道,可他們卻相當迂腐,遇到問題了,往往拿不出很好的辦法,怪不得女兒會說儒學作為個人的修養是很好的,但用來治國卻不太行。

寇釐一開始對所謂的陳郡虞詡也沒太當回事,不過老上級推薦,他也需要樹立一個好名聲,就親自來到了陳郡武平縣虞詡的老家拜訪。

但交談沒多久,寇釐就發現虞詡很不一樣,這個人並沒有局限於儒學,讀書很多,諸子百家都有涉獵,看待問題既有廣度,也有深度,更讓人驚喜的是虞詡很擅長揣摩人心,這太重要了……

寇釐很清楚自家女兒不會安分,隻要平原王不是亡在當今之前,她肯定會嘗試推平原王繼承皇位,未來好效仿先輩馬、竇參與朝政甚至是臨朝聽政,她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野心!

秉政外戚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既然有機會,寇氏就一定要嘗試一把,哪怕為此與鄧氏產生激烈的衝突也在所不惜,這不僅僅是寇氏一族的想法,也是無數河北列侯的想法,大家對權力都太渴望了!

沒有我們河北人,光武能得天下嗎?但得了天下後,光武皇帝卻過河拆橋,大力扶持南陽人,不僅廢了郭後,還讓明帝做了太子,雖然已經過去了三代,但看到得意洋洋的南陽派,再看看自家的子侄,我們河北係同樣可以拱衛大漢!

而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須有人輔佐,那等頂尖的世家大族從來不會輕易下注,而且太惹人注目,寇釐不敢輕易招攬,但虞詡、荀淑這等出身寒門的士人卻不一樣。

這些人缺乏根基,若是按照正常的途徑上升,先被舉孝廉,再入朝為郎官,然後想辦法外任,這條路很難,需要長期養望,而且也需要想辦法鑽營,有生之年能為郡縣主官已經是巨大的成功。

但如果輔佐平原王登基,立下了潑天大功,他們的前程就完全不同了,如袁氏一般,憑借著輔佐今上的功勞,父為三公,子為九卿的希望非常大!

而他們也同樣充滿了野心,比如虞詡就是如此,他的祖父虞經,任郡縣的獄官,辦案公正,存心寬厚,推己及人,留下了很好的名聲。

虞經曾說:“東海的於公高築裡門,而他的兒子於定國終於做了丞相。我治獄六十年了,雖比不上於公,也許差不多吧,子孫為什麼不能做九卿呢?”

虞經充滿著提升門第的巨大夢想,為從小聰慧無比的虞詡取字升卿,虞詡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他又怎麼可能錯過這個難得的仕進機會呢!

寇釐看的很準,虞詡確實充滿著仕進之心,他也確實有借助寇氏之力上進的想法,隻不過他不了解京中形勢,在摸清楚之前,他絕不會輕易下場,但寇氏不一樣,寇氏搞出來的格物學挺有意思,一邊為寇氏教學,一邊可以參學新興的格物學,也可以精進學問,所以他還是來京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