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大營的帥旗一換,就已經有人回報靖南王和朱子賢。朱子賢聽了之後,問高傑:“王爺,這姓霍的,會不會就是信康王霍明玉?”
高傑點了點頭,說道:“多半是他,他是皇帝老兒的頭號看門狗,看來皇帝老兒要治獨孤老兒的罪了。”
“嗯,看來京城方麵是真的急了,估計獨孤燕人頭不保。”
高傑歎了口氣,說道:“說實話,獨孤老兒還是不錯的,是皇帝老兒不懂得容人。”
“王爺,皇帝越是這樣,對我們越有利。”然後,她又問道:“那霍明玉的軍事才能怎麼樣?與獨孤燕比,誰強誰弱?”
“他還沒有資格與獨孤老兒相提並論。”
“如果霍明玉輸了,你覺得皇帝又會派誰來?”
高傑笑道:“不管他派誰來都沒用,這些人在愛妃的麵前都不夠打。”
“王爺,那我們就慢慢跟陪他玩,等到他的心態蹦了,估計再多的獨孤燕都不夠他殺。”
“嗯,本王就等著看熱鬨。”
看到對方臨陣換帥,朱子賢對自己原先的判斷更堅定了,不管是誰來,都以守為攻,逼對方跟著自己的節奏來走。
霍明玉正式接管帥印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敵方的情況,所以,他到任的當天晚上,就與獨孤燕進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交流。當他了解了這段時間雙方交戰的情況之後,暗自心驚,心裡的壓力更大了。
“獨孤王爺,按高傑的行軍路線,他應該是奪取上豐城,繼續揮軍向京城進逼,為什麼會突然退守穎昌城?”
“這也是我感到百思不解的地方。”
“會不會是他覺得他的兵力不足,不想攻占京城,隻想割據一方,所以想保持實力,與朝廷進行長期抗爭。”
“如果他隻想割據一方,根本不需要打過江,鴒江是天險,他隻要占領鴒江對岸就可以了。”
“有道理。”
“霍王爺,不管高傑是出於什麼目的退守穎昌城,我們的任務都是擊敗他。”
“不錯,希望獨孤王爺能與霍某同心協力,聯手一起破敵。”
“王爺如有用得上末將的地方,末將一定會不遺餘力。”
霍明玉走了之後,蔡文道進賬來了。看是蔡文道,獨孤燕說道:“我正想找先生呢。”
蔡文道看了看獨孤燕,說道:“王爺,你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如果是我,一定會向皇帝請辭。”
獨孤燕歎了口氣,說道:“到了這個份上,皇帝不殺我已經是恩惠了,一旦請辭,一定性命不保。”
“王爺,你已經儘力了,可以問心無愧了。”
“唉,這場戰不勝就是敗,沒有任何借口。”
蔡文道沉吟了下,說道:“王爺,文道有個不祥之感,不管霍明玉是勝是敗,王爺的處境都會很難,王爺還是要早做打算。”
獨孤燕苦笑了下,說道:“這一戰,已讓我打光了獨孤家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榮光,我已是獨孤家的罪人,還有什麼想的?”
“王爺,據我的觀察,靖南王這個事情對朝廷的衝擊很大,不管高傑是勝還是敗,其他藩王都難逃一劫。”
“你的意思是說就算我打了勝戰,皇帝還是會殺我。”
“不止是你,西南的趙獨,東北的董時宗,甚至霍明玉,後續的下場估計都不會太好。”
頓了頓,蔡文道又說道:“這次趙獨屯兵不動,而董時宗不但沒有親自參戰,而且隻派了五萬兵馬支援,便知他們已經猜到皇帝的心思。”
獨孤燕聽了之後,沉吟無語。
看獨孤燕沉默,蔡文道又說道:“王爺,但願是我杞人憂天,情況可能沒有我想的那麼惡劣。”
獨孤燕歎了口氣,說道:“先生並非杞人憂天,有些情況本王也心知肚明。”
“既然王爺心清如水,那我就不囉嗦了,何去何從,王爺自己掂量掂量。”
“謝先生的關心。”
“王爺,明天文道會回一趟火煉門,與門尊商量一下目前的局勢。”
獨孤燕一驚,問道:“先生,火煉門要撤嗎?”
“不瞞王爺,火煉門之所以不懼滅門之險來人界助戰,主要是想幫王爺你,如今你已退位,火煉門這次的行動就變得出師無名,所以我要回去向門尊請示。”
獨孤燕又是歎了口氣,說道:“現在魔界猖狂,一旦火煉門退了,形勢恐將更艱巨。”
看了看獨孤燕,蔡文道也是歎了口氣,說道:“象王爺這般忠貞之士,我就不明白皇帝為何要致你於死地。”
“心有所懼,必有所取,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王爺,文道還是那句,水無常態。”
“謝先生指點,為了獨孤家幾百年的榮光,本王知道怎麼做。”
第二早上,蔡文道便離開軍營,回火煉門。看蔡文道離開,袁向陽大吃一驚,忙去找獨孤燕,問火煉門弟子是不是要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