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高傑登基(1 / 2)

破淵行 石非語 5017 字 6個月前

眼看登基的日子越來越近,而幾大藩王還沒有表態,高傑便知局麵凶險,但走到這一步,他已經停不下來,所以還是決定按期登基。

由於剛經曆了一場大戰,而國庫又給袁弘差不多花了個精光,於是,高傑決定,登基的儀式一切從簡,所以,到了正式登基那天,高傑隻是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加冕儀式,其他都免了。

加冕之後,朝廷改國號為墨,年號康元,高傑成為康元皇帝。

新皇登基之後,陳瑋也順理成章成為第一任丞相,領百官之首,而戰功顯赫的將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晉升,高漸晉升為左武將軍,領戍京軍統帥之位;宋琦則晉升為右武將軍,領京城城主之位,但暫領軍駐守德康城;路小凡也升了一級,成為義將軍,領德康城都護之位。

看靖南王真的當了皇帝,路小凡的心裡可說是百味雜陳,就像經曆了一場惡作劇。特彆是看靖南王讓他當德康城的都護,更是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這段時間,他常常聽到德康城裡的百姓談論靖南王的新政,百姓都說靖南王的新政很好,說靖南王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裡的。為此,路小凡還特地找來靖南王的施政詔書,仔細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他也覺得靖南王的新政好,的確有天下共主的胸懷。

難道靖南王真的是個好人?如果他真是個好人,那可不能隨便殺。但他與魔界勾結,說他是好人,似乎又有點牽強。一時間,路小凡矛盾得很,心裡的信念搖擺不定。

糾結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重新做了決定,隻殺朱子賢,至於靖南王,先觀察觀察,如果真是個好人,就不殺他。

有了決定之後,他的心裡輕鬆了一些,開始默默關注靖南王的表現。

靖南王登基的第二天,德康城裡又開始流傳袁弘詔告天下的檄文。袁弘的檄文,路小凡也看了,通篇都是叫罵,把靖南王貶成千古惡人,罪人,而且用詞非常華麗,具有很大的煽動性。

之前,袁弘在德康城洗劫老百姓,已給百姓留下暴君的罵名,路小凡偶有聽到百姓私下在罵袁弘。他本對袁弘沒什麼好感,在得知他在德康城的所作所為之後,覺得袁弘更象個強盜,而不是皇帝,這樣的皇帝,輸了一點也不冤。所以,在看了袁弘的檄文之後,路小凡覺得很可笑,一個惡人罵彆人是惡人,要麼是不自知,要麼是壞透頂。

袁弘的檄文,便是趙獨等人的出師表。其實,袁弘的檄文還沒傳到西南,靖南王登基的第二天,趙獨就已經向東南區發起進攻。他本就屯兵在東南區的邊界,南向和東向各有10萬兵馬,所以,一開戰,便迅速跨入東南區的邊界,想一舉拿下靖南王的老巢。

東南守軍早有準備,在統帥許勝軍的帶領下,狙擊西南軍的進攻。

由於趙獨是分兩線進攻,所以許勝軍也是兵分兩路,南向邊城玉春城準備了七萬守軍,西向邊城盛溪城準備了八萬軍,由他親自率領。

趙獨早就知道高傑的軍中有魔界高手相助,所以軍中也早就準備了500名木雀門弟子,由楊修領導。

原來,雖然楊修的法力不高,但索有六巧先生的雅號,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謀,在大型戰爭上,比較合適當統領,所以趙無極便派人從人界找回楊修,讓他去幫趙獨。

楊修本不讚同木雀門介入,說趙獨打不過高傑,並說現在人界已經足夠亂了,這個時候趙獨不應該再煽風點火。但趙無極卻不管楊修的勸阻,依然堅持支持趙獨出兵。

在他看來,雖然仙界各門派已經達成共識,認可高傑當人界共主,但並沒有說直接支持高傑當人界共主,高傑能不能當上人界共主,還得看有沒有這個本事,這實際上,是默認人界通過對決,決出最強者。這說白了,是仙界不想與魔界全麵開戰而已。

在趙無極的堅持下,楊修隻好領命。他久居人界,對人界之事甚是了解,高傑起兵,表麵上是不占理,但實際上,是幫天下百姓擺脫袁氏的高壓統治,是人界之福。特彆是他看了高傑的新政之後,對自己的觀點更堅持了。

雖然楊修不想與高傑交戰,但身為木雀門弟子,卻也無法違抗門尊的決議。而且他知道高傑的軍中有魔界高手,一旦雙方交戰,一個不慎,木雀門弟子會很危險,為了木雀門弟子的安危,他不得不出手。

恃著有木雀門弟子的支持,趙獨一進入東南區境內,便與許勝軍在盛溪城下進行大決戰,由於輕敵,大軍陷入魔界高手的幻境,死傷兩萬多人,大敗而歸。

原來,朱子賢知道高傑登基之日很可能就是人界大混亂的開始,也可能就是仙魔兩界正式開戰的開始,所以早就派了魔界高手去各戰略據點駐守,同時又向上峰申請了支援,於是,魔界又派遣了3000魔兵來援。現在,駐守在東南區的魔界高手有200名,連同1000魔兵,由無果尊者統率,而趙獨沒有與魔界交過手,一時大意,自然吃了大虧。

兵敗之後,趙獨很快又收到玉春城的戰報,他們也敗了,也是敗在魔界高手的幻境之下。

剛開戰,就吃了一記悶棍,趙獨很是生氣,便讓玉春城方向的部隊先暫停進攻,然後,他又向後方調了10萬人馬,準備集中兵力,先拿下盛溪城。

看趙獨還是沒有意識到魔界高手的厲害,以為兵多就能取勝,便跟趙獨說:“王爺,魔界的幻境不破,就算再多兵也沒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