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施洛同誌獨自去了程教授辦公室,兩小時後他再出來,就是收拾行李離校。
有小道消息稱,程教授那天對著學校的天空發了好一會兒呆,幾分鐘後才搖頭晃腦嘀咕了一句“長江後浪推前浪”。
至於施洛去了哪裡,為什麼離開,更具體的也就沒人知道了。
“這兩個家夥!居然拋下我跑了!”
曾經的膠水組合隻剩下趙媛湘一個人,雖然寢室裡的室友也十分關照她,但所有人都知道,自打施洛也消失的那天起,趙媛湘校花學瘋了。
圖書館被聶雪借閱過的書她一本一本翻,草稿紙上一列列的方程式越來越複雜,周末也不回家了,整個人幾乎沒課就屁股沾在圖書館的曾經膠水組合常坐的椅子上,連一頭黑長直發都剪短綁了起來,就差額頭貼上“奮鬥”倆字。
然而即便這樣拚儘全力地學習,趙媛湘還是用了整整一年零3個月的時間才把聶雪留下的難題解出來。
看著那圖紙上飛機形狀的線條以及中央的線性HU,趙媛湘內心咒罵出聲:
簡簡單單告訴我不好嗎,不就是去滬市造飛機了嗎,有啥了不起的,看我見了你不錘你,哼!
然而趙媛湘父親就是空軍上將,她家裡的書房連她與母親都不能進,自然知道涉及國家秘密,保密還是有需要的。
聶雪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她,是因為能解出題目的人,就已經有資格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去。
而且足夠信任她,才給她留了線索。
“這拚命三郎不知道有沒有照顧好自己……”
已經成為同款拚命三郎的趙媛湘一點兒不自知地歎了一句,終於也有底氣學施洛那樣去毛遂自薦。
……
趙媛湘去到滬市飛機研究所的時間,是1980年3月16日,曆史上運10飛機首飛時間的半年前。
她來到研究所還沒見到聶雪,就從研究所外的空曠場地上見到了一架機長40餘米,翼長40餘米的超大飛機正在緩緩朝前滑行。
當時的趙媛湘並不知道運10已經研製成功,還當那是一架外國飛機。
心裡一陣感歎,想說總有一天我們華國能造出更好更先進的,讓世界為之震撼。
然而前麵來接她的工作人員卻激動地朝她道:
“小趙同誌是吧,你來得真是太幸運了!”
“我們華國自行研製的大型噴氣旅客飛機研製成功了!你看它就要起飛!”
趙媛湘當即震驚地嘴巴都成了雞蛋形,顯然激動又不敢相信。隻是當她再次朝那飛機望去時,隻見飛起如雄鷹一般升空,漸漸機身越來越小,變成一隻自由飛翔的鳥兒一樣在轟鳴聲中遠去。
接待員顯然因為親身經曆了研製過程,比趙媛湘還要興奮,一邊把她往裡領,一邊開始眼神放光對她說起運10的艱辛研製過程。
都說十年磨一劍。
運10飛機正是1970年上馬,直到80年的今天才首次飛行。
它的最大機身42.93,翼長42.24裡,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大巡航速度974公裡……運10飛機的設計符合國際巡航標準。
為了這次飛行,它進行了無數測試。
其中包括:風洞測試40套模型不同機翼試後選型;1比16.7模型試驗;強度試驗;靜力試驗向下與向上載核;落震試驗;顫震試驗;地麵共振試驗;係統模擬試驗等166項大型試驗以及各種其他試驗。
1979年試製總裝的時候,又進行了地麵試驗、淋雨滑行試驗、反推力試驗等……
可以說,為了這架飛機的起飛,科研人員與技術人員做了一切技術準備。
五人製的駕駛倉,16個一等艙與108個普通座位,據說整個飛機寬敞明亮、座位舒適,比起技術員見過的國際飛機還要更精美一些。
趙媛湘還沒見過飛機裡麵的布置,覺得接待員嘴裡說的話多少帶一些親媽眼,直到她來到監控室見到了曾經拍攝下的飛機內部照片,當然也見到了研究所人員在飛機造好那天喜氣洋洋的合影。
聶雪與施洛兩家夥果然在列,而且還站在中間程教授的左右位置,看起來精神奕奕。
“小趙同誌你認識我們研究所的副總設計師?”
當趙媛湘目光不自覺濕潤落在聶雪那張許久未見比之前更加消瘦的臉頰上,接待員疑惑地問出聲,然後又眸光發亮:
“說起來你們同是北航的學生,應該在學校見過吧……畢竟副總設計師與渦扇八發動機的總研究師這麼厲害,你肯定聽說過啊!”
牛逼還是這兩人牛逼。
趙媛湘原本以為他們之所以站在程教授身邊隻是因為是程教授愛徒,不想僅僅兩年時間居然已經做到那麼高的職位。
不是為運10做出了突出貢獻的話根本不可能破格提升吧?
“當然,以前我們一起學習的,她人呢?”
作者有話要說:趙媛湘:除了喊666,我還能說什麼?
————————
因為有未來星際時代女主的參與,飛機比曆史上提前飛了,大家就當架空平行世界看,文中有些私設。另外關於專業資料都是源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