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嚴歎了口氣,說道:“明天我就上奏折乞骸骨。”
楊晉大驚:“閣老不可!你是當朝首輔,怎麼能輕易辭官?”
田文遠也勸道:“閣老,事情還沒有嚴重到需要你辭官的程度,你萬不可有此想法。”
周嚴說道:“梁誌被拿下時,老夫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如果我此時告老還鄉,皇上出於平衡朝堂的考慮,不會再繼續打壓咱們的這一係官員。如果我一直戀棧不去,就是在對抗皇上的意誌。彆忘了,皇上手裡鋒利的刀還沒有出鞘。”
眾人都知道那把刀是誰,聞言都不禁有些心驚。如果此次下江南的是賈琅,現在下獄的就不隻是那些致仕官員了。以賈琅的狠辣,這次估計會血洗整個江南官場,甚至會掘了吳黨的根基。
周府書房裡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賈琅耳中。做為朝廷的首輔,周嚴家裡怎麼可能沒有錦衣衛的眼線。不過最先傳遞回來消息的是諦聽,這是賈琅建立的秘密情況組織,目前由藍鳧領導。
賈琅得知周嚴準備辭官,不禁感慨這個老家夥確實厲害。能看出崇安帝用意的人不少,但是能下決心舍棄高官厚祿的人卻沒有幾個。周嚴果斷抽身離開朝堂,不僅保住了吳黨,還保住了他自己的家族。崇安帝即便再對周嚴不滿,也不會在他致仕後繼續窮追猛打,反而要大加褒獎,以示自己的仁厚。
周嚴做為首輔,辭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朝堂會因此有一次大調整。賈琅估計這件事兒會拖到年後才會塵埃落定,不過有些事情必須要早做準備。賈琅先去見了王子騰,兩個人談了一個下午,達成全麵共識。賈琅支持王子騰爭取兵部尚書的位子,王子騰支持賈琅出任京營節度使。賈琅隨後尋機會秘密會見了李儒,就目前的朝廷形勢交換了意見。周嚴辭官後,李儒升任首輔基本上板上釘釘。戶部作為朝廷的錢袋子,李儒肯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財政大權的首輔,才能挺直腰板說話。
賈琅開始勤快起來,錦衣衛在江南抄家所獲頗豐,錢財源源不斷的送到神京城。賈琅接著送錢的名義,三天兩頭的往宮裡跑。除了去見崇安帝,太上皇,太後和皇後那裡也不會落下。就連四皇子和五皇子,也和賈琅熟絡起來。
周嚴上了第一道辭官奏折,震動朝堂。崇安帝單獨召見了周嚴,一番長談之後,周嚴沒有再上辭官奏折,而是稱病在家休養。內閣暫時由次輔李儒領銜,明眼人都知道朝廷要有大變化了。
江南的豪門大族在王曠的逼迫下,終於有人鋌而走險,威逼利誘鄉民發起暴動。可是這次他們打錯了算盤,暴動剛剛發起,就遭到了錦衣衛緹騎和江南大營士卒的聯合鎮壓。這些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怎麼可能是正規軍的對手,基本上都就是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