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琅每天都忙著處理公務,連回府的時間都沒有。賈琮和賈環也沒有時間在家養傷,他們忙著整頓立威營和奮武營。從西山回京後,兩人並沒有回大觀園。他們不想讓姐妹們看到身上的傷勢,以免姐妹們憂心,掉一地眼淚。
在紛紛擾擾中,賈璉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是個健康的男孩兒。賈璉歡喜不已,在府裡大發賞錢。由於是特殊時期,賈璉沒有給孩子辦滿月宴。他準備等孩子百天時,再好好慶祝一下。賈璉特意找到賈琅,讓他給孩子取名字。賈琅思索一番後,給孩子取命賈節。他希望這個孩子長大後,能給節製自己的欲望,做個有節操的人。
賈璉對這個名字很滿意,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希望兒子能夠做到。賈璉告訴孫氏,等孩子長到五六歲,就讓把他交給賈琅教導。孫氏沒有反對,她很疼愛孩子,卻也知道由賈琅來教導孩子,比賈璉這個親爹要靠譜的多。
賈蘭出生後,賈家嫡脈已經有七八年沒有添丁了。賈節的出生,給賈家添加了不少生氣。小家夥收到的禮物之多,價值之高,讓出身官宦人家的孫氏都吃驚不已。就連素來小氣的李紈,都送了一套金項圈。鳳姐兒更大氣,直接讓平兒送了一箱銀元寶,合計一千兩。
孫氏給賈璉生了個兒子,鳳姐兒也就徹底解脫了。她對賈璉最大的愧疚,就是沒有能給他留後。如今鳳姐兒就盼望著自己肚裡的孩子能夠平安出生。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她都一樣喜歡。賈琅每次來找鳳姐兒,都會把耳朵貼在她的肚子上,聽孩子的動靜。賈琅如此喜愛這個孩子,鳳姐兒心裡安定許多,自己以後的生活也有了依靠。
林如海入京了。進宮麵聖時,林如海上了一道奏折,建議崇安帝推行六條新政。第一條,官紳一體納糧繳稅,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投獻之風。第二條,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重新丈量土地,今後將以土地多寡為準征稅納糧。第三條,火耗歸公,避免地方官吏以火耗銀子的名義盤剝百姓。第四條,改兩為元,由朝廷鑄造統一規格的銀元,用來代替銀兩,規範大乾的貨幣流通。第五條,開放海貿,設立海關衙門,對所有海商征收關稅。第六條,改革商稅,將商稅由目前的三十稅一提高到十稅一。
林如海的六條新政傳開後,朝野沸騰。這六條新政,就是在挖官紳階層的根。如果崇安帝采納了林如海的建議,必然會招致天下大多數官員和豪商的激烈反對。彈劾林如海的奏折源源不斷的送到崇安帝的案頭,言辭激烈者,稱林如海的六條新政禍國殃民,動搖大乾的根基,不誅之不足以平民憤。
在這場對林如海口誅筆伐的洶湧浪潮中,金陵知府賈雨村卻逆向而行。賈雨村上了一道奏折,陳述了江南土地投獻對大乾的危害,列舉了江南豪商的各種奢靡行徑。他還在奏折中描述了江南底層百姓的困苦生活,言稱富庶的江南尚且如此,其它地方情況隻會更加嚴重。朝廷需要革新,改善底層百姓的生活,才能維護大乾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