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讀的這一年,劉劍更加瘋狂,成功詮釋了什麼叫“不瘋不成魔”,整個人讀書都讀癲了。
按照他這樣的學習精神,我覺得清華北大也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隻可惜,朽木永遠都是朽木,劉劍屬於愚鈍型學生,哪怕他付出再大的努力,跟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眼看高考在即,縣裡舉行了第三次高考模擬調研考試,結果考試成績一發下來,劉劍直接崩潰了,他發現自己考出來的成績,居然比複讀之前還要低。
這個班上的同學,都是留級生,認真複讀一年,全班同學的成績都在進步,隻有劉劍的成績還在退步,同學們紛紛忍不住嘲笑吐槽。
劉劍臉色鐵青,氣得撕碎了成績單,不吃不喝在課桌上趴了一整天,仿佛世界末日來臨了一樣。
其實人這一輩子,有很多的道路可以選擇,就算沒有考上大學,也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並且也可以走的很精彩。如果人人都能考起大學,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那麼多臟活累活重貨,又到哪裡去找人做呢?
應試教育,傷了很多學生的腦子,讓他們變成隻會讀書的傻子,他們不知道除了讀書以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當讀書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他們就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了,未來看不見希望了,於是自暴自棄,想要逃避現實世界,最後走上不歸路。
而劉劍,便是這樣一種人。
他沒有見過外麵的世界,他不知道除了讀書,還有很多事情很多東西都非常精彩。
當天晚上,劉劍沒有回宿舍。
宿管老師查房也沒找到他,還以為他翻牆偷跑出去了。
其實劉劍哪裡都沒有去,他一直都待在教室裡麵,先是在牆角生了一堆火,把他的所有書本,全部燒了個乾乾淨淨。
這些書本寄托著他全部的希望,他能燒掉這些書本,說明他的內心深處是有多麼的絕望。
燒完書本以後,已經是半夜,劉劍跑到空無一人的教學樓樓頂,滿含絕望,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無限憤恨,如同斷線的風箏般飄然落地,肝腦塗地,震驚了全校。
事情如果真的就這樣結束了,倒也沒有什麼,但問題是,我們聽到了一個更悚然的故事版本。
劉劍確實一個人在教室裡待到半夜,但他不僅是燒掉了自己的學習資料,他還燒掉了其他同學的重要學習資料。
可以說,此時的劉劍,心裡早已經扭曲變態了,他的心裡充滿了嫉妒,他嫉妒彆人比他優秀。
他不甘心落後,卻又沒有能力前進,巨大的精神打擊讓他變得狹隘而又極端。
光是想想那個畫麵都覺得發毛,深更半夜的教室裡麵,黑咕隆咚沒有開燈,劉劍蹲在牆角,火光映著他蒼白的臉,他麵容猙獰,唇角掛著陰狠的笑意,正把一本本複習資料,往火堆裡麵塞。
如果僅僅是燒掉彆人的複習資料,也不算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