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請龍王(2 / 2)

黃泉陰司 長耳朵的兔子 3946 字 10個月前

沒走多遠,就看見王保長手裡拿著桃木劍,一馬當先在前麵走著,走幾步就往空中拋灑一把黃符,口中念念有詞。

王保長後麵跟著一群村民,可能有好幾十人,這些人的衣著打扮非常怪異,有的把自己打扮成一條魚,有的把自己打扮成一隻蝦,還有的把自己打扮成一隻螃蟹,就像在搞什麼遊園活動,十分滑稽。

在這群人中央,有一行五個漢子,他們共同托舉著一條長龍。

長龍是用竹子編織而成的,外麵用紙糊著,塗抹上色彩,倒也活靈活現。

我一眼便看出,這群人像是在進行某種祭祀活動。

胖子好奇的問:“他們這是在做什麼?”

我摸著下巴說:“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他們這是在‘請龍王’!”

請龍王是民間的一個風俗,人們認為,龍是掌管雨的神,一旦發生旱災,就是因為龍王發怒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一係列的祭祀活動,向龍王求雨。也許龍王一開恩,就會降雨趕走旱災。

雖然每個地方請龍王的方式不儘相同,但都大同小異。

有的是請大師來求雨,擺放一張祭台,上麵供奉豬頭羊頭,大師一手握劍,一手畫符,嘴裡念著“請雨咒”向龍王求雨。

據說法力高強的大師,還在念請雨咒的時候,天空中就開始陰雲密布,最後下起瓢潑大雨。

當然,這是有點神了,古往今來,沒有幾個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

還有一種,就是去龍王廟裡祈福求雨,如果有高人加持最好。

在容易發生旱災的地方,幾乎都修建有龍王廟,裡麵供奉著東海龍神。

一旦發生旱災,十裡八村的老百姓,就會齊聚在龍王廟,燒香拜神,再請高人點燈施法。

第三種請龍王的方式就是我們所看見的這種,村民們把自己打扮成蝦兵蟹將,舞著紙紮的龍王上街祭祀求雨。

我們這個地方,幾乎從古到今都沒有發生過旱災,所以我們這裡的人們,也從來沒有看見過請龍王的活動,更不可能有請龍王這個風俗。

眼前這個請龍王的方式,也許是村民們從外地效仿來的,看得出來,村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這群人繞著村子走了一圈,早已熱得大汗淋漓,甚至已經有人中暑暈倒。

王保長穿著道袍,道袍都被汗水浸濕透了,輕輕一擰,道袍都能擰出水來。

眼看天空還是火紅色的,大地還是蒼黃色的,一點沒有下雨的跡象,村民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沮喪。

有個舞龍的漢子情緒非常激動,將龍頭狠狠摔在地上,抱怨道:“去他媽的龍王爺,求了他半天也沒用,老子不奉陪了!”

憤怒的罵咧幾句以後,這個漢子氣衝衝的走掉了,另外幾個人想要攔住他,卻沒攔得住。

王保長也是熱到不行,解開道袍,喘著粗氣對村民們說:“算了,今天到此結束吧,大家也累了,早點回去休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