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應也是一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住的人,順帶就跟我們講了講應這個姓氏的由來。
他說應這個姓氏,有兩個出處。
第一,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發之後。
周武王克商後,其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建立應國。應侯的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第二,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也有應氏。
猴子就問老應以前是做什麼的,老應笑眯眯的說:“你們猜猜看呢!”
猴子說:“我猜你是個曆史老師!”
老應說:“不是!”
猴子又讓我猜,我想了想說:“不會是老京城的說書匠吧?”
老應打了哈哈,說他當年雖然喜歡聽書,但還不夠說書匠的資格。
我和猴子前前後後猜了幾十種職業,都被老應否定了。
最後,我和猴子實在是猜不出來了,老應這才緩緩說道:“守陵人!”
啥玩意兒?!
守陵人?!
我和猴子吃驚的看著老應,橫看豎看,左看右看,都沒看出老應哪點像是一個守陵人。
守陵人,顧名思義,看守陵墓的人。
而老應接下來說的更讓我們震驚,應家世世代代都是守陵人,他們守護的並不是普通陵墓,而是——皇陵!
位於京城昌平區境內的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藏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這裡先後修建了13座金壁輝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後、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老應家鎮守的,便是這明十三陵。
老應說,自從應家成為守陵人開始,這麼多年,他們從來沒有搬離過十三陵,一直都居住在十三陵附近,為的就是能夠日日夜夜守護十三陵。
我和猴子聽了以後都很感動,一個家族,為了一個信仰,一份承諾,竟然能夠前赴後繼數百年,這份忠誠難以想象。
我問老應:“你經常在潘家園轉悠,對鬼市也這麼熟悉,肯定也逛過鬼市吧?”
老應點點頭,說:“其實真正懂行的人,專門逛鬼市,因為鬼市裡麵,經常能淘到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有的是梁上君子盜來的,有的是土夫子掘出來的,東西上麵都帶著泥腥味兒呢。當然,淘這些寶貝,除了眼力勁以外,還得有足夠的膽子,否則,分分鐘都可能掉腦袋!
實不相瞞,以前呀,我也經常逛鬼市,收獲不少,淘到過幾件皇家的東西,不過都沒舍得賣,一直放在家裡珍藏著,不為掙錢,隻是一種愛好罷了。
後來發生過一件事情,我便很少逛鬼市,甚至不逛鬼市了!”
我和猴子都來了興趣,於是追著老應問他當年碰上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