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曆史的長卷裡,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有一行古篆‘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躍入人們眼簾。
當年,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
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
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大約在4000c。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象,20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迄今為止,我們都不能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
我鼓掌說道:“不錯不錯,你們說了這麼多,今天真是讓我長見識了!”
李愛國對我笑了笑:“楊大師,還想不想長點見識?”
“哦?”我挑了挑眉頭:“教授,你好像話中有話呀!”
李愛國咳嗽兩聲,正色道:“楊大師,其實今天請你來吃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確實是真心誠意的向你表示感謝。那第二個意思嘛,是想請你再幫我們一個忙!”
嘿,好你個小老頭,居然給我下套子啊!
我笑了笑,也沒多說什麼,就問李愛國需要我再幫什麼忙。
李愛國端起酒杯,躬身敬我一杯,激動的說:“我想請楊大師幫我們一起尋找南越王的海底船墓!”
噗!
一聽這話,我剛喝進嘴裡的酒,一下子噴出老遠。
我滿臉困惑的看著李愛國,我不過是江湖道士,跟考古專業八竿子都打不著,更何況我對考古這方麵完全沒有研究。
我擦了擦嘴角的酒漬說:“李教授,你不是開玩笑吧,考古這方麵我可是一竅不通啊,我怎麼幫你?”
李愛國放下酒杯說:“考古這方麵的東西,不需要你操心,你的職責主要是保護考古隊的安全。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請你來給考古隊當保鏢!”
當保鏢?!
我十分不解,要說保鏢,不是應該去請專業的保鏢,或者去請職業軍人嗎?請我一個道士當保鏢是幾個意思?
李愛國一臉嚴肅的說:“其實組織上也考慮過,請特種兵來保護考古隊的安全,但是我認為,十個特種兵都比不上一個楊大師。特種兵再厲害,他們能對付蠶魂麵具嗎?不能!
更何況船墓裡肯定還有其他更加凶險的邪物,而對付邪物,是楊大師的看家本領,其他人都不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