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青城山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陝西景福山合稱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蕩魔大帝、五嶽丈人寧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護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
西漢末年,被稱為“蜀中八仙”之一的陰長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為道教名山地位的人物是張道陵。
東漢順帝初年,張道陵入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境內)修道,創立五鬥米道,亦即天師道。
鶴鳴山與青城山同屬古岷山山脈,東漢漢安二年(143年),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張道陵到達青城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華夏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為了華夏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青城山也就成為了現今的道門聖地。
我背負著雙手,跟隨小道童的腳步,一路沿著山梯而上,終於到達青城山最核心的區域:上清宮。
上清宮坐落在青城山第一峰的山峰上,距離峰頂隻有短短幾百米。
這裡是青城派授業傳道,召開各種重大會議的地方,一般人是上不來的。
上清宮莊嚴肅穆,廊角飛簷,是一座氣勢磅礴的道觀。
道觀門口有一個大香爐,每個進入上清宮的人,都要在這裡敬一炷香。
進入上清宮的時候,發現裡麵已經來了不少道友,這些都是手持請柬,從全國各地趕來的。
有些是彼此認識的熟人,在一起相談甚歡;也有一些我這樣的獨行俠,一個人在旁邊品茗聽琴;也有一些人在上清宮裡參觀膜拜,這裡有很多石刻和題字,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跡,非常值得一看。
小道童帶著我走進上清宮的時候,裡麵有人傳話:“三清符咒門,楊程楊道長到!”
今日為了登上青城山,我特意打扮過一番,一頭白發梳理起來,在腦後紮了個發髻,換上了一件道袍,劍眉星目,體格強壯,隨便往人群裡一杵,還是很英武,很有仙氣的一個年輕道長。
我昂首挺胸走進去,就看見裡麵的人紛紛給我讓開道,原本正在交談的人也停止了交談,正在喝茶的人也放下了茶杯,所有人聽見“楊程”這個名字,全都把目光向門口投來。
我雖然沒有刻意去留意那些眼神,但我知道,那些眼神裡麵,都充滿了敬佩、尊重以及仰慕。
這是一種對強者的認可!
同時也說明,這十多年在江湖上,我的名字還是廣為流傳。
這一刻,是值得銘記的。
我楊程,並不是什麼大門派出生,我拜入三清門的時候,三清門都已經沒落了,而且自古以來,三清門的名氣就遠不如青城派、武當山、龍虎山等等。
而且,我拜入三清符咒門的時候,符咒門下,竟然都沒有弟子,隻有庫瘸子一個人在苦苦支撐著符咒門這塊招牌。
自從我加入符咒門以後,才讓符咒門的名字重新在江湖上響亮起來。
這一刻的所有榮耀和榮光,都是這些年我的努力拚搏換來的,如果師父還在世的話,他肯定會非常高興,因為我們的符咒門終於站起來了,甚至得到了各大門派的尊重。同時,他肯定也會為我這個優秀的徒弟感到驕傲,十多年前,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從黔東南大山裡走出的少年,會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登上青城之巔,成為道門聖地最有分量的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