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將軍,末將認為,馮將軍率領三萬大軍攻進安穀城,甚至差點就奪回安穀城。”
“雖然後麵被大秦援軍擊敗,但對方也絕不會好受到哪裡去去。”
“而且……”
“最主要的一點在於,馮將軍率領大軍殺進了安穀城!”
“如此……”
“便足以證明,安穀城的城門已經被毀了!”
“我軍此時趕過去,安穀城內的大秦敵軍定然還未處理完殘局。”
“屆時……”
“以我軍五萬兵力,定然能夠一舉奪回安穀城,亦能為馮將軍他們報仇!”
陳洪的想法很簡單,安穀城之戰剛結束沒多長時間,而且之前還打的如此慘烈。
那麼……
大秦敵軍的狀態也定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趁著這個時間點,率領五萬大軍攻打安穀城,絕對能夠一舉奪回安穀城!
“我同意陳將軍的提議,馮將軍率領三萬大軍攻進安穀城,一度將要奪回安穀城,最終雖被敵軍的援軍擊敗,可安穀城內的情況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陳將軍說的沒錯,我軍就該趁著這個時機,對安穀城發起進攻,一舉奪回安穀城!”
“……”
陳洪的話,得到了絕大多數將領的同意。
“好~!”
劉克強重重點頭,神情嚴肅的沉聲說道:
“我軍就按照陳將軍所言,直接趕往安穀城,對安穀城發起進攻,一舉奪回安穀城!”
他能夠擔任這五萬大軍的統帥,自然不是什麼無能之輩。
陳洪所言,確實符合安穀城當下的情況。
此時率領五萬大軍前往安穀城進行攻城,哪怕無法奪回安穀城,也不會損失太多兵力。
不過……
安穀城的情況,尤其是馮易水率領的三萬大軍,葬送於安穀城一事,還需要儘快傳回去才行。
不管如何,安穀城這邊的情況,還是要讓武田知曉,畢竟對方才是大軍的總帥。
隨後……
劉克強進行了一番安排後,立即下令讓大軍繼續趕往安穀城。
……
安穀城內。
陶書達在解決掉城門前戰爭後,率領一部分大軍進入城內,馳援曦月等人。
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便擊潰了王淵率領的幾千大軍。
事實上……
在看見陶書達率領大軍殺過來的那一刻,王淵所率領的大軍,頓時就毫無鬥誌了。
而王淵本人,更是在得知馮易水戰死的那一刻,拔劍自刎。
除了少數士兵死戰到底,絕大多數士兵則是選擇了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對於這些投降的士兵,曦月的處置與陶書達先前所為基本完全一致。
總而言之,就是降者不殺!
各國之間常年征戰,戰敗一方被收編,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沒辦法……
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底下百姓可沒有什麼太強烈的歸屬感。
反正……
在這個國家的管理下也是活,在那個國家的管理下,不也是活嗎?
就是這種心態,使得絕大多數人,吃了敗仗被俘虜之後,基本沒有多少逆反心理。
而被占領的城池,城內百姓與城池所在區域內的百姓,絕大多數也會默認自己成為對方的一員。
隨波逐流,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