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小燉肉(2 / 2)

做法和紅燒肉,大差不差。

李瑞將五花肉清洗好,一部分留著做回鍋肉。

另一部分五花肉改刀切成小塊,成年人大拇指大小即可。

肉塊冷水下鍋,加入蔥薑料酒,小火煮沸。

先焯一下水,可以除去五花肉中的血沫和腥味。

等到鍋中不再產生新的浮沫,焯水這步就完成了。

焯水後的五花肉塊撈出來清洗乾淨。

如果不想用水清洗的話,可以在焯水這一步趁著鍋中水沸騰的時候,把肉塊從鍋的當中位置撈出來。

瀝乾水分,將五花肉塊直接放入炒鍋中,煸炒出肥肉中的油脂。

(視五花肉的肥瘦程度與肉量的大小,也可以在煸炒之前稍微加入一點油。)

經過煸炒,鍋底已經有了一層澄亮的豬油。

這種煸炒出油脂的操作,是讓小燉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的關鍵步驟。

等到到五花肉小塊表麵已經泛起淡淡的金黃,煸炒的火候也就到位了。

這時候可以聞到豬油的香味十分濃厚。

如果繼續再煸炒下去就是油渣了。

煸炒過五花肉之後,從熱油中撈出來放到一旁備用。

下一步是要煸炒香料,——八角、桂皮、香葉、蔥、薑。

提前用油煸炒一下,可以激發香料的香氣,與燒烤攤上,趁著烤串油熱撒料是一個道理。

這種辛香味道單獨聞起來也很不錯。

簡單煸炒兩下之後再將五花肉的小塊一同下到鍋裡,隨後再加入生抽、糖色上色。

(如果沒有糖色,可以用老抽、冰糖老抽來代替。)

自己炒糖色的好處在於:

除了高溫下蔗糖發生焦糖化反應所產生深褐色物質,還會產生芳香性的化學物質。

炒糖色炒出來的焦糖風味,會因為油水比例、炒製時間、溫度的不同,而有各種各樣的差異。

五花肉小塊翻炒上色,加入少量黃酒以及大量清水。

燒開之後,加入兩勺食鹽、兩勺白糖,以及適量雞精、黃豆醬、甜麵醬進行調味。

李瑞今天先做的一道菜就是小燉肉。

所以可以開小火多燉一段時間,等出鍋前再用大火收汁。

這邊燉著肉,李瑞又開始處理紅燒雞腿。

都是紅燒口味,手法大差不差,依然是焯水、翻炒香料、上色、調味、燉煮。

小燉肉、紅燒雞腿都燉在鍋裡。

再把今天的回鍋肉、燒茄子、西紅柿青椒炒雞蛋炒出來就差不多準備完了。

拍黃瓜很簡單,幾乎是家家戶戶在夏天都會拌的小涼菜。

但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卻是參差不同。

除去調味上的差異之外,其實有一個關鍵的點必須記住。

那就是切好的黃瓜可以用白糖先醃製一小會兒。

之所以用糖而不是用鹽,是因為用白糖醃製後的黃瓜,不僅會逼出多餘的水分,還會給這道菜賦予更多清甜爽口的味道。

另外在拍黃瓜這道涼菜裡,應該儘量使用搗碎的蒜泥,而不是切碎的蒜粒。

每次吃完黃瓜,剩下蒜粒在盤子裡是非常讓人絕望的。

李瑞拍了整整一大盆的黃瓜,在賣盒飯給顧客盛飯的時候,用勺子從底部攪拌兩下,可以讓更多的辣椒紅油掛在黃瓜的表麵。

炒菜、涼菜都準備就緒。

小燉肉和紅燒雞腿也完成了收汁的最後一步。

廚房裡飄滿了香氣。

李瑞抬頭看了看牆上掛著的鐘表。

十點鐘了。

出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