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北伐東征之時。
劉文秀的北路軍擁兵六萬。
李定國的東路軍高達八萬以上。
而他自己還有五萬駕前軍坐鎮貴陽,擔任全軍的預備隊。
一個占據雲貴,其核心隻是雲南的西營。
其機動兵力便高達了二十萬左右。
而坐擁全國的滿清,其用來迎戰的兵力不過是四川吳三桂、李國翰部三四萬人。
廣西孔有德部兩萬人。
湖南沈永忠、徐勇部兩三萬人。
定遠大將軍尼堪部七八萬人。
西營北伐東征之時如此。
滿清滅西營之時也是如此。
麵對西南地區的二十餘萬西營大軍。
滿清三路攻打雲貴之時。
北路的吳三桂、李國翰部不過三四萬人。
中路的洪承疇、羅托部不過五六萬人。
南路的趙布泰、線國安部不過一萬多人。
三路大軍彙集貴州之時,清軍的總兵力不過十萬。
算上後續增援的多尼大軍,滿清投入雲貴的兵馬亦不過十六萬人。
而他們麵對的卻是總兵力高達近三十萬。
僅在交水便能一麵防禦滿清。
一麵投入十七萬兵馬大打內戰的西營。
以及擁兵數萬,隨後可以偷襲清軍後背的闖營。
滿清雖然坐擁大半天下擁兵無數。
可由於其統治的殘暴,不僅導致了其內部需要大量兵力用來鎮守地方維穩。
也導致滿清往往需要麵對多個戰場。
所以對於動輒擁兵六七十萬、近百萬的滿清,李自成沒什麼好怕的。
多爾袞有這麼多兵力,有本事全派出來打自己啊!
他這個滿清的皇父攝政王敢嗎?
李自成隻需要在湖南、兩廣休整一年。
補充十萬數量級的新兵,將大順軍的野戰兵馬提升到二十五萬以上。
那麼就再無需擔心滿清能夠滅了自己了。
因為這種級彆的力量,已經不是四麵樹敵的滿清所能夠解決的了。
當然前提的是李自成的內部要穩。
不然一片石之後叛亂四出的大順政權。
以及三王內訌的大西政權就將是李自成的下場!
前者是他自己的前車之鑒,後者是曆史的後事之師!
孫可望在雲貴已經建設出了一支滿清單靠武力根本無法解決的力量了。
二十餘萬大西軍虎踞雲貴,洪承疇和吳三桂看著就頭皮發麻。
西營沒打他們,這幫人就燒高香了。
哪有本事去仰攻雲貴滅了西營啊!
洪承疇和吳三桂麵對滿清命令隻能多加搪塞,號稱以守為功。
根本不敢出兵雲貴,主動挑釁西營。
隻可惜西營最後死於內部。
這也是李自成不惜火並也要壓製住郝搖旗等人的原因。
一個政權就隻能有一個核心,一個聲音。
昔日闖曹火並,最終讓李自成得以一統內部。
而西營在五年休整期中地盤經營好了,兵馬訓練好了,糧草也準備足了。
可唯獨缺了這樣的一場火並!
最後三王內訌補齊了這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