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隻是在最理想的狀態上。
按照步兵鎮的編製,每鎮的一千名騎兵大順能夠湊齊。
可是二十四到三十六門的六磅輕型紅衣炮,以及相應的炮手。
卻是未來不可預料的。
畢竟大順軍的炮兵力量一向不足。
要是按照編製,一萬戰兵的大順軍,其炮兵力量最大時都能夠接近千人四炮了。
這可是拿破侖心心念念卻一直未能給法軍實現的標準啊!
好在華夏這片土地上一向體量大。
鄭成功都能搗鼓出幾百門紅衣炮轟過來轟過去。
李自成坐擁火器之鄉佛山,隻要給工匠們足夠的錢糧。
造個千兒八百門的六磅輕型紅衣炮不成問題!
隻是還是那句話——需要時間!
除了步兵鎮外。
李自成還計劃設置五大騎兵鎮,每鎮一萬人。
沒錯就是五大騎兵鎮!五萬騎兵!
十五萬大順軍原本是馬三步七的配置。
他現在麾下有著四萬多騎兵。
雖然不如袞袞那已經高達十萬以上的騎兵規模。
可是這也已經是其他勢力望塵莫及的水平了。
隻是這四萬多騎兵需要分掉一萬多補充進步兵鎮裡麵。
還剩下大約三萬名騎兵可以集中使用。
但是距離李自成五大騎兵鎮所要求的數量還有整整兩萬的差距。
這兩萬騎兵要是想要按照正常的情況在一年時間內訓練出來。
那無疑是天方夜譚。
所以李自成決定直接上胸甲!
這胸甲騎兵可是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
這些騎兵不練騎射,甚至連火槍都不裝備。
直接靠著組織度和士氣在作戰之時進行牆式衝鋒。
以大無畏的精神和高超的組織度取勝。
雖然胸甲騎兵的身上有著一大堆光環,可是說到底他們隻不過是高級炮灰而已。
正如火槍手取代弓箭手一樣。
在這個時代不是火槍比弓箭好。
而是一個弓箭手想要拉開硬弓,那得進行長時間的訓練並且喂足了糧餉。
如此一來作戰之時弓箭手才能發揮效果。
而火槍兵嘛。
發一杆鳥錢,練上仨月。
然後就能直接上陣了。
三月速成的火槍兵固然現在還比不過精心訓練的弓箭手。
可是火槍兵的訓練才多少時間?才花了多少錢?
火槍兵練開槍,弓箭手練臂力。
是開槍容易還是練麒麟臂容易?
同樣的道理,胸甲騎兵能夠淘汰傳統騎兵,也是因為它速成,它便宜啊!
胸甲騎兵不用訓練騎射,直接訓練幾個月把牆式衝鋒練好。
就能夠和傳統騎兵有來有回,甚至還能以命換命擊潰傳統騎兵的意誌了。
在胸甲騎兵牆式衝鋒所形成的騎兵洪流麵前。
多爾袞的滿蒙騎兵個人武藝再強也隻能是被一波帶走的命運。
既然如此,在難以速成的騎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