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瑤說這話的時候,語氣淡淡的,或許是旁觀者清的關係,她看事情才能更清楚一些。
在這個封建的世道裡,尤其是這些世家貴族中,親情血脈雖然重要,但更要緊的還是利益關係。
若是林家那邊,是真心疼愛女兒,不摻雜任何雜念,隻為給女兒求個公道的話,早就鬨開了。而不是像現在這般,還有心情同永安侯府那邊去扯皮。
永安侯府那邊之所以看不清這一點,是因為他們牽涉其中。
當局者迷。
而且這件事上來說,永安侯府卻是不無辜,才會慌亂失了分寸,沒能GET到林家那邊的訴求。
老夫人聽著阿瑤這話,先是愣了一下,而後細細的想了想,發現孫女說得還真的是有些道理。
“是我們一時著相了,竟還沒有你一個小姑娘看的清楚。”
說著也立刻派了自己的心腹嬤嬤去永安侯府那邊傳信。
不過即便是如此,老夫人還有點不能放心,沒忘記做兩手準備的打算。
……
聽著自家祖母的交待,
阿瑤的嘴角彎了彎,帶了一絲的諷刺之意。
說起來,老夫人如今的行為舉動,倒是給阿瑤解了惑,為什麼依照陳玉瑤的出身門第,即便是性情驕縱,但她也有那個資本不是。
為何老夫人會想把孫女許給外孫,一個大了阿瑤十多歲的鰥夫,即便對方可能真的很不錯。
說什麼孫女驕縱,姑母做婆母才能過的更好。
但這心裡其實是因為祖母更偏愛女兒一些吧。
到底陳慧才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而陳玉瑤的話,雖然是她嫡親的孫女,但到底隔著一層,而且在阿瑤的父親陳聲去世後,祖母也不是沒歎息過。
為何阿瑤不是個男孩兒?
這樣家裡的爵位也不至於落到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嗣子身上。
不過也無妨。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也是需要靠緣分的,再說祖母不是不疼愛自己,隻是相對於她的女兒而言,阿瑤排在後麵而已。
……
經過了將近半個月時間的扯皮,永安侯府那邊發生的事情,總算是平靜下來了。
雖然阿瑤不知道永安侯府那邊到底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才讓林家放過了永安侯府,不過看姑母陳慧昨兒來的時候,那憔悴的表情以及神色來看。
這代價可不小。
兩家說定後,
沒過幾日的時間,就傳出了林家姑娘病逝的消息,而同一時間,永安侯府這裡世子夫人劉氏也沒了。
其實劉茹在事情發生後沒兩日,人就沒了,隻是永安侯府那邊惱恨劉茹的算計,給永安侯府惹下了禍事,對她的死訊,密而不發。
甚至都已經想好,若是真的沒能同林家那邊商量妥當的話,也來個魚死網破,直接把劉茹給推出去。
劉家因為心虛的緣故,對永安侯府如此行事,也不敢吭聲,隻劉大夫人為女兒的遭遇痛哭不已。
不管喪女的林家,還是劉家,亦或者永安侯府。
事情反正總算是平穩下來。
三家也是安靜如雞,林家那邊因林姑娘是未出閣的女兒,依照風俗的話,是屬於夭折,不能入祖墳,隻在外麵,尋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把人好生安葬,又在道觀那邊,點上一盞長明燈,喪儀也就算是過去了。
而劉茹的話,按道理來說她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又是徐家的宗婦,她人沒了,這喪儀規格其實很講究的。不過永安侯府那邊惱恨劉茹做下的事情,若不是怕被人非議的話,他們壓根就不想給劉茹辦葬禮。
不過即便是捏著鼻子辦了,也尋了一個借口,說有大師說,喪儀不易大辦,不然的話會影響徐醇未來的運道。
再者劉茹說起來到底是小輩。
所以,劉茹的喪禮很是有些潦草,許多的事情,都是應付了事,看的不少人心裡疑惑。
怎麼會如此?劉茹素日的風評還算是不錯,人都死了,永安侯府這做事會不會太過了一些。
先前劉茹病重的時候,永安侯府那邊就開始選繼室,如今人都已經死了,竟還如此行事。
死者為大,便是看在嫡長孫的份上,也該多給劉茹一些體麵呀。
眾人是議論紛紛。
陳慧早就等著,而且借口也已經找好,便把徐駿的繼室夫人已經定下來的消息傳了出去,是劉家庶出的七姑娘,這是劉茹死前的請求,甚至都已經寫了婚書。
不過這婚書,陳慧表示自己先前和夫君可是不知情的。
這話傳出去後,
不明就裡的人,也露出恍然的表情。
原來是因為再選的兒媳婦不合心意不說,還被已故的兒媳婦擺了一道,這做婆婆的不高興,拿捏兒媳婦的喪儀,倒也說得過去。
隻是這般做,未免有些小家子氣。
不過這到底是彆人家的家事,即便是陳慧行事不妥,但事不關己,也無人置喙,沒見那劉家都沒吭聲嗎?
娘家都不出頭,他們更不會管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