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秦國篳路藍縷的立國之路,在最初的百餘年時間,所有秦人尤其是關中之地的老秦人,麵對最多的就是來自塞外蠻夷的襲擾、劫掠。
犬戎人、羌人、月氏人以及到如今的匈奴人。
這些塞外的遊牧民族,南下對大秦的劫掠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可以說,所有關中之地的老秦人如果上溯幾代之前的話,幾乎每家每戶都跟這些塞外蠻夷有著血海之仇。
所以,關中之地的老秦人對這些塞外蠻夷從來不曾報有過任何希望和信任。
見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彆無他路。
及至大秦將犬戎驅逐,又從羌人手中奪到隴西之地,老秦百姓心中,除了對塞外蠻夷的仇恨外,更是多了份天然的鄙夷。
即便馮之不求肯,陽周城內的老秦百姓也根本不會相信匈奴人的任何話語。
投降,匈奴人確實是不會輕易殺人的,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
但是匈奴人不殺人,不是因為他們仁慈。
而是因為他們劫掠的主要目的除了錢糧等外物外,大秦的人丁同樣也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因為這些被劫掠的人丁,對匈奴人而言,同樣也是更是要遠甚金銀的重要財富。
男人可以做為奴隸,女人不僅是奴隸,還是匈奴人淫樂、生育的工具。
這才是匈奴人說獻城不殺的最為主要的原因。
如此的生,倒還真不如死。
這一點,所有老秦人誰人不知?
更何況始皇帝如今橫掃六合一統四海,對關中老秦人而言,怎麼可能對這些被大秦打的四處逃竄的塞外蠻夷請降?
之所以無論衛卒還是上城頭參加守城的百姓都有些惶惶,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很少有人真正的直麵過戰爭。
而且還是如今這實力懸殊無比的戰爭。
鋪天蓋地的匈奴騎兵圍城而來,那排山倒海之勢,想來任何沒有經曆過戰火的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麵不改色的。
然,老秦人骨子中的堅韌和血性卻是從來不曾熄滅過,無論老弱婦孺還是少年青壯。
今天匈奴人偷襲而來,勢大人眾,西都和武庫兩城已經落入敵手,沒人會覺得陽周城會是例外。
縱然是死,也至少要將這些匈奴蠻夷嗑的滿嘴是血。
而且所有人都相信馮之有句話沒有說錯,那就是遠在鹹陽城的始皇帝,定然會將今日之血仇,百倍還與這些匈奴蠻夷。
唯死爾,又有何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