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陽周城城頭上那依然飄著的黑底白色“秦”字大旗,戰車上一直坐立不安的公孫易終於鬆了一口氣。
自從收到斥候的消息,公孫易一邊派人快馬將消息送往鹹陽,一邊緊急抽調各地衛卒,等到安排好郡治膚施的防守後,就立刻統著大軍出發。
緊趕慢趕,公孫易終於在陽周城城破之前,統著大軍趕到了。
公孫易很清楚,這一次上郡突然遭受匈奴人大舉南下,他這個上郡郡守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跟匈奴、羌、月氏等塞外滿族有著長長的犬牙交錯的邊疆線,大秦給各個邊郡中除了設置大量的烽火台用以示警外,給各個郡也都配備了大量的斥候。
由西至東,從隴西、北地、上郡、雲中、雁門、上穀一直到漁陽、遼西、遼東三郡,每隔三五日都會遣出大量的斥候遊弋在塞外。
除了刺探塞萬的軍情民生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防備匈奴等蠻族突然大舉南下侵入大秦。
半月前那一場連續三日的大雪,讓上郡各地道路斷絕,到昨日夜間公孫易才收到斥候傳回的匈奴人大舉南下同時寇邊上郡、雲中、雁門三郡的消息。
雖說這其中有天災的原因,但是身為邊郡郡守,在得授郡守之初就都被陛下叮囑,嚴防塞外蠻夷南下是頭等大事。
此際上郡已有數城被破,死傷黔首無數,他這個上郡郡守無論如何也是難辭其咎的。
那麼,擺在公孫易麵前的也唯有一條路了,那就是,他無論如何也要將這股十餘萬的匈奴蠻夷給牢牢拖在陽周境內,不能讓這十餘萬匈奴蠻夷再逃脫他的視線。
即便是他公孫易身死,即便身邊這兩萬步卒、兩萬騎兵儘皆死在這陽周境內,也決計不能讓匈奴人進入關中境內。
這是公孫易唯一的選擇。
不然在上郡傳承百餘年的公孫氏,始皇帝或許不會讓其族滅,但是從此以後怕是再難翻身。
老實說,公孫易也是憋著一口氣,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匈奴人竟然會真的有膽子大舉南下,而且還是同時寇邊大秦三個邊郡。
要知道這上郡、這河西地還是他曾祖父、身配五國相印的公孫衍在“雕陰之戰”中從魏國手中奪下的。
雖說中途因為曾祖父和張儀爭相邦之位失敗再次轉投魏國,最後又回到大秦任相邦,可是從公孫衍身死之後,上郡一直都是公孫氏的根基之地。
及至公孫易,累功再次被始皇帝授上郡郡守之位,迄今已經過去百餘年。
雲中和雁門兩郡他公孫易管不了,也沒餘力去管。
但是作為公孫氏根基之地的上郡,如果在他公孫易手上,被匈奴人連連破城、使得無數百姓生靈塗炭,然後再從容離去,哪怕始皇帝不追究他的過錯,他公孫易也無顏麵對公孫氏的列祖列宗。
“傳令衛郡尉,他所統領的騎兵按計行事。”
看到遠處那烏泱泱的匈奴大陣,公孫易沉聲道。
“喏。”
身側親衛得令慌忙應道。
“舉旗!”
公孫易再次下令。
隨著公孫易的命令,又一杆黑底大旗在“秦”字大旗旁邊升起,白色的小篆赫然是“公孫”二字。
“所有戰車居於戰陣最外,盾卒策應,長矛手居中,弩手居內,全軍加速朝著陽周城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