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當他露出獠牙的時候,比之很多人都要果決地多。
要知道,現在的李斯可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女兒儘皆婚配給始皇帝的公子,兒子也即將迎娶始皇帝的女兒。
這可是曆代丞相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
百家之爭,持續逾百年之久,而李斯又是當世法家第一人,法家更是在如今的大秦一家獨大,除了秦墨外,其餘各家包括儒家隻能苟延殘喘。
此等局麵下,李斯沒有繼續下狠手就不錯了,十六公子讓李斯同百家合力編撰《邦本律》,李斯又怎麼可能會答應。
不過,十六公子年少胡亂言之還行,但是甘茂卻選擇在這個問題上對李斯露出獠牙,可不是真正在觸碰李斯的逆鱗?
看著一臉淡然的嬴高,馮去疾覺得自己有必要真正的好好審視一下這十六公子了。
馮去疾跟嬴高真正麵對麵打交道說話這是第一次。
之前大多都是在朝議上,基本沒有說過話。
所以,馮去疾對嬴高的了解大多都是通過傳聞。
而大公子扶蘇,馮去疾卻是打交道極多的。
朝中除了以隗狀為首的楚人一係官員外,同樣也有很多外來或者老秦人出身的官吏認為溫厚的大公子扶蘇是儲君的最好人選。
馮去疾之前,也是其中之一,隻是他的表現沒有那麼明顯罷了。
現在看到從來都是緊跟始皇帝的甘茂竟然做出如此選擇,馮去疾覺得自己有必要好生思量一番了。
“百家之事,牽連甚廣,朝中博士眾多,且多乃六國之人,還需好生思量一番,且百家之人老夫也輕易調動不得。
不過既然公子認為跟百家合力當能更好編撰《邦本律》,老夫會稟明陛下,若是陛下首肯,老夫自是毫無異議。”
沉吟半響,李斯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顯然,相比跟百家之間的爭鬥,李斯認為嬴高的傾向更為重要。
不過堂中三人都清楚,既然李斯這樣說了,那麼跟百家一起編撰《邦本律》事成的可能性,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畢竟,如果始皇帝不想收服百家所用,也不會專門弄出那麼許多的博士出來。
更不會默認大公子扶蘇這幾年一直去參加百家聚宴。
嬴高默默的給了甘茂一個感激的眼神。
這件事,如果不是關鍵時候甘茂堅決的支持,李斯肯定不會如此快的就選擇妥協。
甘茂始終都是老秦人勳貴世家的一員,甘茂的靠攏,是否代表著老秦勳貴世家的支持,由不得李斯不考慮。
當然,李斯選擇妥協,同樣也是因為如今法家在大秦已經一家獨大了。
諸子百家,想要通過一道《邦本律》就撼動法家如今的地位,是決然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