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馬遷《西南夷列傳》中有個故事: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說的是漢時西南有小國叫夜郎,國土很小,人口不多,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夜郎國王卻以為夜郎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問大漢的使者,夜郎國與大漢哪個大,這就是夜郎自大的故事。”
“我們常以夜郎自大來嘲諷坐井觀天的人,但實際上在中華曆史上與夜郎王一樣坐井觀天而不自知的皇帝比比皆是,此處尤其點名明清的皇帝。縱觀曆史非常有趣,如漢唐等先代王朝,生產力落後,不知天地之廣博,本最有資格‘坐井觀天’。”
“然實際呢?漢唐時代對周邊各國甚至更遠的地方都充滿了探索欲,博望侯張騫這個因探索外麵的世界而流芳百世的英雄且不說了。盛唐時,唐皇使者的足跡也是遍布許多地方,比如唐太宗的使臣王玄策就曾多次出使天竺,更是留下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
李世民暗暗記住了王玄策這個名字,能夠名留青史的人,不管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需要留意的對象。前者是賢臣苗子,後者則要防備其破壞性。
“到了宋代,漢家朝廷武德全無,使者沒有了走出去的底氣也就罷了。至元朝,成吉思汗的鐵蹄橫跨歐亞已知歐羅巴之廣,元時地球儀傳入中原,但此時地球儀還不夠完善,隻驚鴻一瞥,不知世界之大尚可諒解。”
“到了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本該是對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大明卻錯失了這一良機。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跨越重洋來到中國,帶來了歐洲數個世紀以來地理大發現的成果,以及更精確的地球儀。杭州人、製圖學家李之藻更是製作了第一台國產地球儀。”
“到此,不說百姓,至少皇帝和統治階級應該知道世界之大。但大明不僅沒有去探索外麵的世界,反而是閉關鎖國。及至滿清,傳教士帶來的地球儀越來越精確,越來越精美,統治階級對外麵的世界卻完全沒想法,而是選擇進一步閉關鎖國。”
“夜郎王是不知世界之大而自大,而明清統治者是掩耳盜鈴式的夜郎自大。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你不自強,那麼彆人就會來欺淩你。你關著門守著已經過時兩千年的馭民五術,弱民愚民辱民貧民疲民,旁人卻已經走上了飛速發展之路,中原自此從世界巔峰一點點跌落塵埃。”
“這個過程其實很漫長,我們曾經有無數次機會,但卻再也沒有一位如漢武帝、唐太宗這樣誌向宏達的君王出現。這些統治者坐井觀天,眼睜睜看著一次又一次的良機從手中溜走,直到錯失所有華夏不落下的機會。中華從漢唐時的世界最強變成了落後國家,成為了列強瓜分的魚肉。”
“封建王朝的沒落是必然的,然這段百年的恥辱卻太過痛心。跌落塵埃,再站起來的經過太過慘烈,五星紅旗的紅是先烈的鮮血染就。即便知道時代變革需要流血,但也總忍不住想若不曾落後過,至少不需要那麼多的鮮血去染就我們現在的太平。”
“落後就要挨打,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尊嚴隻在劍鋒之上。教化百姓需要用禮儀道德,結交外邦卻離不開刀劍,對於後者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都給出了相對正確的示範,可惜其中精髓卻沒有被其他帝王學到一鱗半爪。”
“抱歉,一說到明清史就容易激動,我們回到方才的話題,那就是為我們帶來黃瓜的博望侯張騫。”阿宋道,“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建元二年,二十五歲的張騫,奉漢武帝之命,以甘父為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
“二十五歲,嗯~我才從學校畢業,剛要入社會,而我們博望侯張騫已經開始了他的探險之路。以我們現在交通條件,從長安到西域一日可達,但是在沒有高鐵、飛機的西漢,這條路可不好走,甚至很多地方都沒有路。路不好走還是小事情,最危險的是使團要通過匈奴。”
“從漢高祖劉邦的白登之圍到漢武帝登基,大漢整整六十年對匈奴都是處於劣勢,說的直接點就是沒贏過。此時的大漢尚無後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底氣,這種局麵要等到衛青橫空出世,才開始逆轉。當然,等冠軍侯霍去病上陣,甥舅聯手那就是直接把匈奴打穿了。”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衛青、霍去病?”劉徹激動道,“莫非這就是朕的大漢雙璧?原來大漢雙璧還是甥舅關係,朕終於找到你們了!”
劉徹當即令人開始尋訪衛青和霍去病這對甥舅,同時令人傳召張騫入宮相見。張騫既然是明年就能出使西域,那大概率已在朝中。至於衛青和霍去病——怕是天幕的消息傳出去後,長安城馬上就會有許多的“衛青”和“霍去病”了。
“因對匈奴長期處於劣勢,年輕的皇帝雖一心洗雪先祖之恥,但朝廷的大多數官員卻都害怕開戰,主和派占據上風。對於這些人而言,送幾個宗室之女和布匹財物就能穩住匈奴人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反正財物不是他們出,反正他們也不是邊境百姓會被匈奴人打草穀。送的又不是他們的女兒,即便是他們的女兒也沒關係,女兒不值錢。王爺們有錢妻妾成群,孩子生的也多,和親的公主很好安排。”
“中華之幸,國家之幸,年輕的皇帝不是這樣的軟骨頭。正因他不是,所以他是封建王朝皇帝中前三之一,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漢武帝。”
劉徹聽到這裡,都快按捺不住笑容了。
“皇太後和大臣不同意開戰,年輕的皇帝拗不過,但也不願意什麼都不做。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希望張騫可以聯絡西域諸國,與大漢一起前後夾擊匈奴。然與大漢一樣,西域諸國也被匈奴欺負慣了,並不敢和大漢一起打匈奴。”
“張騫此行沒有完成皇帝交代的政治任務,卻帶回了意外的收獲。其西域之行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後來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太史公司馬遷稱讚此行為‘鑿空’即‘開通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