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朱元璋死後是懿文太子朱標登基, 那麼永樂大帝朱棣可能一輩子都隻是一個對兄長忠心耿耿的藩王。可惜,這位在後世被戲稱為史上最得寵最有權勢的太子卻沒有活過他爹朱元璋。”
朱元璋麵色一白。
朱棣先是欣喜於天幕說他沒有反大哥,慶幸自己能逃過親爹清算, 其次也是一驚。大哥要是先死了, 爹要揍人怎麼辦?
其他王爺也都將目光投向了太子朱標, 反正太子死了也不是他們當皇帝。但是太子死了, 他們麵對爹可怎麼辦啊?於是一眾王爺紛紛上前表示自己對太子大哥的關心。
“惜天不假年, 洪武二十五,父親偏愛, 弟弟擁戴,正值盛年的懿文太子代父視察陝西途中染疾,回京後因風寒病逝, 終年三十七。自善於滅火的馬皇後病逝後, 大明朝最後一個滅火器德才兼備的懿文太子也突然過世, 洪武大逃殺正式進入了決賽圈。”
滅火器、洪武大逃殺, 什麼鬼?同為華夏人, 同說華夏語,為何後世人的漢語如此秀?漢語的博大精深,讓沒見過滅火器的大明人也能連蒙帶猜理解其意。然——
洪武皇帝手下討生活的臣工:我們一點不想理解這意思啊!
“殺貪官沒錯, 但能想到扒皮萱草這種酷刑,朱元璋的性格大家都說也能感覺到幾分。他是個性格比較酷烈的皇帝, 且晚年後並沒有變得心慈手軟, 而是欲發酷烈。賢德的馬皇後和仁善的懿文太子在世時從旁規勸, 大家日子倒也不難過。”
“奈何皇後和太子都走在了老朱前麵, 這兩位一去,老朱那是一個煞星出世,簡直是不做人了, 就像個無情的殺人機器。”
朱元璋心裡窩著一把火,但想著賢妻在側,愛子在前,火氣先小了幾分。
朱元璋的一眾兒子和朝臣瑟瑟發抖,如今的皇帝已經夠狠厲了,沒有皇後和太子還要更狠,這日子沒發過了!
“因為《漢武故事》,漢武帝得了個‘彘兒’的小名,而朱元璋姓朱,諧音豬。所以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和朱元璋晚年洪武大逃殺被戲稱為發豬瘟。不過不同於漢武帝是真的病重糊塗被左右上下聯合蒙蔽了耳目,朱元璋晚年的酷烈卻有冷酷而理智的政治考量。”
“朱元璋的發瘋極具目的性,那就是越過兒子立孫。老朱有二十六個兒子,三個死在懿文太子前麵,懿文太子逝後,還有二十二個兒子。可任是如此,在懿文太子朱標死後,老朱眼裡依舊看不到其他兒子,其他皇子在他們爹眼裡仍是根草。”
“噗~看到這裡可就明白為什麼朱元璋其他兒子不像康熙其他兒子一樣會有生出拉太子下馬自己上位的心思了。因為他們清楚,就算把大哥拉下馬,朱元璋眼裡也看不到他們。太子哥在時,才是好日子啊!”
饒是朱標素來穩重也被弟弟們熱切的目光嚇得後退了兩步:唔~長兄如父,太子哥在一日,他們才是有爹的孩子,他們不想過什麼大逃殺的日子啊。
此刻的大明王爺們非常自然地將自家也代入了大逃殺的受害者,卻不知老朱瘋歸瘋,對其他兒子寵愛不如太子,但也沒有唐玄宗和康熙對兒子那般狠毒。
“立孫原也不是問題,朱元璋開國後於洪武二年就開始編纂《祖訓錄》即後來的《皇明祖訓》。根據《皇明祖訓》規定: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懿文太子的嫡長子朱雄英落草不久,《祖訓錄》成書,這位小皇孫最遲周歲時,就已是眾所諸知的皇太孫了。”
“朱雄英年少聰慧,極得老朱和馬皇後疼愛,奈何這位小皇孫卻於八歲便夭折,比他爹懿文太子死的還早。嫡長孫早逝,朱元璋想要立孫有兩個選擇,就是懿文太子的庶出次子朱允炆和嫡出的三子朱允熥。”
“老朱是個堅定地嫡長擁護者,而大明朝也是嫡長子登基最順利的一個王朝。在大明有好幾個不得皇帝喜歡,卻因嫡長身份順利登基的皇子。朱允炆、朱允熥一個長,一個嫡,朱元璋最後選擇了朱允炆。”
“選朱允炆因素大約有兩個,其一,懿文太子過世時,老朱已經六十四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陸續送走了心愛的長孫、老妻和長子後,老朱並不確定自己還有多少時間。雖然朱允炆隻比朱允熥長一歲,那也是長啊。”
“縱觀曆朝曆代,少君掌權多少艱難?想那漢武帝何等雄主,因巫蠱之禍折了本該最適合繼位的衛太子,無奈之餘點兵點將,立了幼子,還為了防備太後專政,直接把幼子的生母鉤弋夫人給嘎了。”
大漢存著進宮博富貴心思的人家:已知現在的陳後會被衛後取代,已知衛後母子未來很慘……已知那未來的鉤弋夫人兒子富貴先殉娘!
哪個姑娘會為了沒影的兒子賭上自己的性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