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皇孫公子吃著百姓的喝著百姓的卻不做一件有益於百姓之事, 反而魚肉鄉裡,自然可恨。但周王貶謫雲南這段,是真的讓人同情了。當然, 這其中也有很大的因素是周王對醫學做出重大貢獻帶來的濾鏡。”
“不管朱橚最初因什麼決定編書, 在他做回王爺後,能專心編纂有利於民生, 有利於百姓的書籍, 推動醫學的發展,並且做的很好, 就勝過許多屍位素餐的王孫公子和世家豪紳家的紈/絝子弟了。”
洪武朝的朱橚尚不到十歲, 年紀小,加上已經有太子哥哥和能力不錯的親兄, 對什麼皇位沒有太多念頭。然聽著天幕對他編書的稱讚, 朱橚卻忍不住熱血沸騰,隱隱約約有了自己的理想。
他想要去編書, 成為天幕中那個被稱讚的周王。不,這一次他要做的比天幕中的自己更好,不讓大明百姓和後世之人失望。
“爹, 我長大了要去編書!”朱橚激動道。
聽到《救荒本草》和朱橚對醫學的巨大貢獻, 朱元璋有些動容。朱元璋早年是在饑餓中長大的,家人更是多死於瘟疫。對於第五子, 朱元璋原沒想過他有多大出息。如今聽到朱橚能夠在這方麵有所成就,並且得到天幕誇讚, 哪有不同意。
若朱橚真一心編書,不參和政治,未來不管是兄弟還是侄兒繼位都會善待他。
朱元璋道:“那你現在最該好好讀書。”
與其他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一樣,朱元璋並不在意什麼科技發展。可天幕誇讚朱橚編纂的書能救荒, 能發展醫學,朱元璋還是心動的。
朱元璋挨過餓,知道救荒的重要性。
太平盛世也不表示沒有天災人禍,沒有饑荒。若百姓在各類災害中能有救荒之法,能活人,朝廷的統治才會穩定。且依天幕所言,皇後、太子和皇太孫皆是病亡,或許發展天幕所言的醫學,能夠讓他的老妻和兒子活得更久呢?
永樂朝,已經恢複爵位,有心編書的周王,聽到天幕所言,更加乾勁十足了。
“說回朱允炆削藩,周王後,下一個被盯上的是代王朱桂。朱桂的身份可不普通,他雖然不是馬皇後嫡出,但外家也頗有來曆,且與馬皇後有很深的關係。朱貴的外公是明代九大塞王之一滁陽王郭子興,即馬皇後的義父。”
“郭子興曾是朱元璋的舊主,為了表示對朱元璋的看重,將義女馬皇後嫁給他。後,郭子興在反抗暴元中病逝,所部歸屬朱元璋。可以說朱元璋是靠著這位老嶽父的家底發家,所以朱元璋做了皇帝後追封了郭子興為滁陽王。”
“郭子興不在了,但郭子興的威望還在啊。尤其朱元璋接的是郭子興的班子,也就是說明初很多開國勳貴和郭家多少有點香火情。可見朱允炆選了代王朱桂下手也不是沒道理的。”
“代王朱桂和周王朱橚一樣也有個同母哥哥,就是蜀王朱椿,他們還有個同母弟弟穀王朱橞。對了,這位蜀王朱椿的王妃就是藍玉案的大冤種藍玉的女兒,而朱桂的王妃則是燕王朱棣的妻妹。”
“同為郭子興的外孫,為什麼朱允炆先選了代王朱珪,放過了年長的蜀王朱椿呢?和燕王兄弟先對付弱的周王來警告一下燕王不同,先對朱桂出手是因為朱椿以孝順愛讀書和老實聞名,罪名不太好羅織。”
“蜀王在長大一點能夠遠行後,就每年清明去外地給外公郭子興掃墓。真的哪個外公有這樣一個外孫子,那還分什麼孫子和外孫子,是不是跟自己姓,親兒子大概也很少有這麼孝順的。”
元末尚在抗擊暴元的郭子興心情很不錯,雖然天幕說他在起義中途病故。但乾女婿朱元璋倒也有情有義,稱帝後,還記得追封他。如今聽說他未來有個孝順的外孫子,對於朱元璋將來會接他的班,也少了幾分介懷。
隻聽到朱允炆要對付他的外孫,哪怕那外孫還沒影兒,郭子興竟也操心了起來。
“蜀王不僅孝順,為人也頗為仁善。他愛讀書,以至於朱元璋都常以蜀秀才來稱呼他。為蜀王時,朱椿很重視蜀地的教育,對教化百姓之事非常積極。知道郡學的博士貧窮,蜀王就拿自己的俸祿去接濟這些博士,讓他們可以安心教學。”
“曾經有個叫王禕的官員死在雲南,無錢入葬,蜀王就出錢資助他的家人。蜀王這種慷慨解囊與他爹朱元璋那個又要牛耕地又舍不得牛吃草的性子簡直是天壤之彆,與他兩個兄弟的貪財也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