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邊關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的百姓每次聽到衛青之名都會為之精神一震。如今邊關很多小娃娃每天都在哼哼哈哈練習拳腳,立誓將來要追隨大漢雙璧去向匈奴討回血債,建功立業。
“不僅戰爭要花錢,君主的其他偉業同樣要用錢。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定下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基本國策,為了踐行天子守國門,遷都北平。”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如此的震耳發聵,以至於天下百姓都不由聽得癡了。
因和親被迫離開家鄉遠行的公主、宗女,以及隨公主和親遠行的兵卒,仆從為之動容。
因朝廷無能不斷割地賠款而增加了苛捐雜稅甚至賣兒鬻女的百姓為之動容。
因君王昏聵,國家衰弱的臣工百百姓為之動容。
同為帝王,欲建功立業的君主為之動容。
這著實是一句能夠振奮人心的話語。
“靖難是一場能者取代無能之君的戰役,在朱元璋決定立朱允炆這個廢物皇帝就已注定,而遷都北平五征蒙古也有國家政策上的必要性。然這些都不可避免一件事,那就是頻繁的征戰和大工程,百姓太苦了!”
“永樂大帝是個有野心有進取心的君主,他想著做的大事太多,可大明的生產力又太弱。以及這位君主雖算的明君,但始終沒有超越他的父親朱元璋的局限。朱棣有個大多數封建帝王都有的通病,愛麵子,以及忽視了經濟的重要性。”
“最大的失誤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鄭和七下西洋。同樣是遠航船隊,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東印度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我們的鄭和下西洋卻是賠本買賣。我也不是說要學昂撒人的野蠻狠毒,但至少可以學著發展貿易啊!”
“以我國之地大物博,若船隊下南洋將貿易做為重要內容,而不是一味的賞賜。不需要像野蠻的昂撒人一樣屠殺奴役原住民,賺錢也不是難事。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咳咳~能夠解救一下他國百姓免於殖民者的屠殺,也是一件大功德。”
百姓們沒覺得如何,但有些君主就覺得主播說的大功德怪怪的。這位主播自出現起就不斷重申國家利益地重要性,可不像什麼心慈手軟的大善人,竟然會建議大明的遠航船隊解救原住民,當真奇怪。
“遠航貿易的利潤極其豐厚,比如隔壁那一衣帶水有金山銀山的島國,若能賺些金銀回來緩解銀荒,帶動一下經濟發展,多好啊。一旦朝廷有了這樣重要的外來收入,朝廷需要征戰時,就不需要向百姓征稅。”
“太子!”朱棣忽然道,“遠航之事,朕交給你和鄭和全權處置,你意下如何?”
朱高熾微愣,旋即鄭重應下了。
前麵天幕提到鄭和下西洋虧本時,朱高熾對下西洋這件事是不太樂意的。然鄭和下西洋也卻有必要性,比如那什麼番薯之類,或許提前出現了呢?故那會兒朱高熾想的是可以減少下西洋的次數,在賞賜上做做文章。可今兒,朱高熾卻有了一些其他想法。
尤其現在君父將事情交給他全權處理,朱高熾也就方便了不少。相較於多在前線征戰的朱棣,素來負責守後方的朱高熾對錢財更為敏感。在主播反複提及經濟的重要性時,朱高熾比父親更能領會其中的意思。
眼下君父讓他與鄭和全權處置,鄭和負責統領船隊,而他做為儲君卻能插手船隊的人員安排,朱高熾就想到了當年守北平的老辦法。
守北平時,朱高熾很懂得發動有軍事經驗的老兵和有才識的文吏一起為守城獻策。主播既然說朝廷缺乏懂經濟的大臣,那他何不如去招募民間的豪商來為遠航船隊獻策呢?相較於讀聖賢書的朝廷大臣,做生意的商人對發展貿易顯然更有經驗。
“可惜,在永樂年間,戰爭、遷都和下西洋全都是花錢的事。朝廷要花錢,這錢從何處來,總不會從藩王身上取,他們不要求加俸就不錯了,可彆提為國分憂了。朝廷花錢的地方太多,但進項卻隻有一個,那就是向百姓收稅。”
“如此一來百姓攤派的徭役和賦稅都非常沉重,悲觀一點說若非接手的仁宣之治的朱高熾和朱瞻基,很難說大明會不會如秦朝和隋朝一樣因百姓徭役太重,賦稅太多而導致百姓罹難,戰亂四起。”
“然永樂朝雖然修修補補,沒有走上大崩潰,但頻繁的戰事導致徭役和賦稅繁重,依舊讓許多百姓不堪重負,不得不舉起了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