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巾幗英雄(二十五) 晉江文……(2 / 2)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越是風雨飄渺的末路王朝,內鬥越是厲害。比如京師之圍後,解救京師的將領之一袁崇煥迅速被魏忠賢餘黨彈劾,後金皇太極趁機實施反間計。崇禎誤中離間計,認為袁崇煥與後金有密約將之淩遲,家眷流徙三千裡,並抄沒家產。”

“結果袁崇煥太窮了,朝廷什麼都沒抄到。袁崇煥此人行事確有爭議,比如擅殺島帥毛文龍但與金有密謀不至於。《明史》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妄殺,而崇禎殺袁崇煥則是誤殺。這兩殺對於風雨飄渺的大明王朝而言,都是不合時宜的雪上加霜。”

朱由檢微愣,前段時間確實不少人彈劾袁崇煥,他也因此對袁崇煥生了疑心,隻不曾發現這些人竟是魏忠賢的人。然天幕說此時不該殺袁崇煥,他也不得不考慮,與另一位後期的崇禎一般,朱由檢想到了用天幕蓋章的忠臣去守邊關防備後金。

“不管毛文龍和袁崇煥因何被殺,反正金人是很高興。除卻後金崛起,朝廷內訌嚴重減少駐守邊關的將兵,防線被自己人破壞,未嘗不是永平四城失守,京師被圍的原因之一。”

“京都之圍後,袁崇煥被彈劾後,崇禎皇帝再次啟用孫承宗。孫承宗擔起重任後準備在遼東修複大淩河重新構建防線。但因邊關隨時可能遭遇後金襲擊,加上之前精兵簡將,導致兵力調配不足,工程緩慢。”

“秦良玉知曉後,與其侄秦翼明率一萬一千八百一十八石砫兵駐守大淩河,確保了大淩河的修複工程如期竣工。”

聽到這裡不止皇帝,就連孫承宗等將領也鬆了一口氣。麵對遼東艱難的局麵,誰不喜歡這樣的神隊友,然而孫承宗不知道,很快就有這樣的笨蛋了!

“崇禎六年,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和媳婦張鳳儀奉命分兵,石柱營參將張鳳儀陷於河南侯家莊孤軍無援,奮戰至死。在目睹兄弟一一戰死後,秦良玉又不得不開始承受晚輩在她之前戰死的痛苦,白發人送黑發人。”

“次年,馬祥麟回川,恰欲張獻忠起義攻陷川東重鎮夔州,與趕來平亂的秦良玉前後夾擊,擊潰張獻忠。張獻忠退走湖廣後,接受朝廷招安。然六年後,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

“督師楊嗣昌自請入川剿賊,調川中精銳入楚,意圖驅賊入川後合圍。四川巡撫邵捷春隻得帶著老弱殘兵守重慶,所倚重的將領隻張令和秦良玉。麵對這種不利的局麵,邵捷春卻不爭天險,消極防守,秦良玉指出這種布防的弊端無果。”

“張獻忠的盟友羅汝才攻打夔州遇秦良玉不戰而走,秦良玉趁勢追擊,奪其帥旗,擊潰其部。”

“然秦良玉的盟友卻十分之坑,張令因輕敵被張獻忠義子張定國射殺,所部潰散,潰軍慌不擇路竟衝擊來援的秦良玉所部,這般自亂陣腳,結果可想而知,此役明軍近三萬人戰死。”

“秦良玉於是求見四川巡撫邵捷春,表示可以調兩萬石柱增援,請求官府出一半糧餉。然因邵捷春與督師楊嗣昌有私怨加上府庫空虛沒有現糧,直接拒絕了秦良玉。朝廷連一半軍餉都拿不出來,內部官員還不忘私怨鬥爭,當真是國之將亡了。”

“又過兩年,崇禎十五年,馬祥麟奉命堅守襄陽,城破之際留遺言於母親‘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注1】’,最終戰死殉國。秦良玉再一次經曆喪親之痛,這一次失去的是獨子,然依舊不改其誌。”

“次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再犯四川。這個楚王朱華奎也是一個國丈周奎式的蠢物。朱華奎府內錢財堆積如山,張獻忠進攻武昌前,湖廣地方大員因官府分文皆無,湊不到軍餉於是齊聚楚王府,跪求朱華奎捐資助餉。”

“朱華奎指著洪武皇帝朱元璋賜給楚王的裹金交椅,說要充軍餉就這把椅子吧,其他沒有。這就是古代規矩多的弊端,你放現在,管你是不是禦賜,國家都要亡了,禦賜的也給你搬去做軍餉。”

“但在大明,禦賜裹金交椅自然不能充當軍資,前去的官員一文錢沒要到。後來武昌陷落後,楚王被丟進常見溺死,張獻忠從他府中取得金銀各百萬,輦載數百車不儘。斂了一輩子的財,最後就是張獻忠的庫房管理員。”

“金銀在市麵上流動才是錢,在庫房堆著積灰,那就隻是錢,顯然守財奴們看不穿這一點。”

“從周奎、楚王之流可以看得出來,大明朝不是沒錢,而是錢在不該在的地方,都被皇親國戚占據了。遇到這群要錢不要命的守財奴的親戚,除非老朱家也能出一個雍正這樣的抄家皇帝,或有幾分緩解社會矛盾的可能性。”

“然崇禎白得一個刻薄多疑之名,大概是做不到雍正那程度。雍正做皇帝如何暫且不評價,但虎是真的虎。當然了,前有晚年昏聵的爹,後有敗家兒,要是不夠虎,清大概能夠早幾十年滅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