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十年即1860年9月, 因腐朽無能的清王朝引狼入室,英法聯軍於天津登陸進逼北京城。鹹豐皇帝帶著後妃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幾萬無能的守軍龜縮在城牆內, 任由侵略軍劫掠。”
“火燒圓明園就發生在這一時期,英法攻入海澱鎮四處焚掠,富麗堂皇的圓明園隻有少量拿著長矛大刀的清兵守衛,根本無力對抗裝備精良的侵略者,護園大臣見無力阻止侵略者絕望投水自儘。”
“這些侵略者帶走了圓明園中所有能帶走的東西,然後將這座聚集了古今藝術珍品和曆代圖書典籍、世界上少有的壯麗宮殿和園林【注1】被付之一炬。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園內300多名太監、宮女和工匠葬身火海。”
“麵對這樣的慘禍,清朝統治者不思圖強,不思報複, 又簽下了城下之盟《北京條約》。”
“我們要說的馮婉貞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王朝末年的背景下。故事中離圓明園十裡有一謝莊, 謝莊創辦村民自衛組織團練,推舉善於武藝的馮三保為頭領,依地勢築起石牆、土堡壘等防禦工事。而馮三保有個美麗的女兒馮婉貞, 自小跟隨父親習武, 武藝過人。”
“謝莊在郊外, 又與圓明園很近,也成為了侵略者的目標。這日,負責偵查的村民回報說有白毛鬼帶著一群阿三來了。哦, 阿三就是隔壁印度人, 因為印度很早就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侵略其他國家時,就會從殖民地抽取壯丁做炮灰。”
“彆看這些是殖民地抽來做炮灰的打手,當年這些抽來中國的印度人可看不起我們了,妥妥的百步笑五十步, 殖民地嘲笑半殖民地,端得一個狐假虎威。”
“為什麼叫阿三呢?這是吳語上海話。吳人說話喜歡加阿字,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如阿三、八三、癟三等多為貶義詞。”
“在我們的那段黑暗曆史中,上海英租界中經常會有從印度調來負責雜事‘公務員’,充當忠實爪牙。這些狗東西狗仗人勢整天警棍亂舞欺負老百姓,因此上海人便蔑稱其為印度阿三,真是那那都不缺這種小人。”
“至於白毛鬼自然是指昂撒人啦,他們是白種人嘛!如北方的俄國侵略者就是紅毛鬼或者羅刹鬼,隔壁倭國的就叫小鬼子。”
“得到敵人的消息,謝莊百姓立時準備起來,待敵人近前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將這個英國軍官帶領的阿三小隊打退了。村民都很高興,唯獨馮婉貞很擔心,怕小股敵人走了,又會來更多敵人。一旦侵略者拉來大炮,村子都會被轟平,就彆說人了。”
“馮三保聽了之後,也很擔憂,詢問女兒的意見。馮婉貞明白洋鬼子的長處是使用槍炮等遠攻火器,而謝莊百姓多習武術,沒有先進的火器,近身作戰更有利。但謝莊外地勢平坦,村民很難有機會近身作戰,故此不能坐以待斃等敵人上門。”
“聽了女兒的分析,馮三保雖讚同她對敵我優勢的分析,但村裡能打的不過百來人,想要主動出擊,怕是以卵擊石,因此不讚同主動出擊。”
“馮婉貞卻不甘心,自己召集村中的年輕人,請他們跟自己主動出擊。少年熱血,得了馮婉貞激勵,都願意追隨她主動出擊。於是這群少年整裝待發,提著刀來到了村外的樹林,借著濃密的樹蔭埋伏起來。”
“被擊退的英國軍官和印度人果然帶來了更多敵人,還攜帶了大炮。趁著這些人從林中經過,埋伏的少年在馮婉貞一聲令下後,殺了出來。敵人倉促之間不及開槍,隻能匆忙以槍上的刺刀迎戰。”
“馮婉貞作戰勇猛,戰鬥中還高聲呼喊提醒同伴不可被敵人拉開距離,讓他們有機會使用槍炮。少年們聽其號令,奮不顧身地攔截逃敵,雙方混戰。”
“因敵人的槍炮沒有機會發射,而馮婉貞等人悍不畏死。敵人雖然數倍於他們,卻傷亡不輕,眼見就要天黑,洋人怕村民有埋伏,隻得拋棄沉重的大炮逃命。”
“《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通過馮三保和馮婉貞父女帶領謝莊人民反擊英法侵略者,歌頌了中國百姓機智果敢、不畏□□、英勇善戰的鬥爭精神,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以及愛國主義精神【注1】。”
“這是一個故事,但它又不是一個故事。她或許不是馮婉貞,但在那個時代又確確實實有許許多多馮婉貞這樣的中華兒女,以及英勇無畏的謝莊百姓。”
“在朝廷腐朽無能,列強步步緊逼中,無數英雄從百姓中脫穎而出。因朝廷無能,多少中華兒女不得不走上了拋頭顱灑熱血的自強救國之路。一寸山河一寸血,我們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先烈的熱血。這就是為什麼在領土問題上,我們寸土必爭。”
“因為不能愧對先烈曾經留過的熱血,亦不能讓後輩的資源在我們手上丟失。”
“巾幗英雄係列我們就說到這裡,在我們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還有很多巾幗英雄沒有被記錄下來。而近現代亦有很多巾幗英雄,不便一一細說,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時間不早了,今日的直播先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天幕終於暗淡了下來,府中有計時器的人且看一看竟然是後半夜了,主播今晚竟然講了那麼久。
天幕下的人卻不知道對於現代人,晚睡晚起是常態。阿宋以前結束早,可不是睡得早。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有幾個能夠早睡早起。
對於古代人而言,今晚也算熬夜的一晚上了。距離清遙遠的朝代便罷了,清中後期的百姓這一夜卻分外難以入眠。許多人雖然已經被生活和世道折磨的麻木了,可還有人心中尚有光,尚有與這世道相抗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