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偏偏就是如此,衛青曾被生父的妻兒虐待,被館陶長公主綁架幾乎丟了性命,可是在衛青成為大將軍得勢後,卻不曾行過任何報複之舉。李敢因父親李廣自殺去刺殺大將軍,衛青因此受傷卻不願意追究,還想將此事隱瞞下來。”
“這種性格擱現代,許多人或許都要嫌棄他過於軟弱。但就是這個在日常生活中軟弱的好像很好欺負的大將軍,卻是匈奴人最畏懼的大將軍。”
“這個衛青倒是不錯!”竇太皇太後道。
衛青既然是皇帝的將星,竇太皇太後便不願因私心傷他。可也不免擔心自己死後,衛氏起來,因天幕透漏的未來記恨女兒,如今看來是不用憂心這些了。
“再說衛子夫,陳皇後曾經嫉妒於她,但在陳皇後被廢後,衛子夫卻不曾落井下石。自己朱顏辭鏡,皇帝寵愛彆的妃嬪,她也不會去嫉妒,在後宮處事公正,後宮嬪妃和宮人都敬皇後的德行,就連對外戚和衛家多有偏見的太史公司馬遷亦讚其‘嘉夫德若斯’。”
“衛子夫給我的感覺是她非常了解自己的位置,也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將自己當做皇帝的妻子,而是想著自己乾得是一份皇帝內宅大總管的工作,或許對皇後們而言才是最適合的心態。於她而言,情情愛愛都是虛妄,而在後宮中想要長久恰好就需要這種性格。”
“觀音婢,朕可不是那劉徹。”李世民忽然握著妻子的手道,“你要相信朕。”
長孫皇後笑著應了,可心裡卻有些莫名的感覺。
相較於其他帝王,她的丈夫自然是極好了。故此,她也常告誡自己要做個賢明的皇後。可她與衛子夫不同,衛子夫與劉徹更多是順勢而為,一開始就是主從關係,很難說愛不愛。可長孫皇後與丈夫卻是青梅竹馬。是妻者,齊也的少年夫妻,是彼此寄托性命的存在。
皇帝愛她,她亦愛皇帝,可有愛就會有私心,不管她行事多麼賢明為人稱讚,然丈夫寵愛其他嬪妃,她心裡不敢說嫉妒,卻也是有失落和酸澀的。那是一種完全不溶於她自幼所受教育,需要克製壓抑的感情。
“在雙璧相繼離世之後,巫蠱之禍前,衛子夫依舊能夠長居皇後之位,憑借的就是自己為人稱讚的品德。衛子夫給人的感覺就像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卻有著水滴石穿的力量。”
“這個皇後,我不如她!”陳氏長歎一聲,旋即是釋然。
陳氏並不覺得自己比衛子夫差,但作為當今的皇後,陳氏自認不如衛子夫。概因皇帝並不是容得彆人違背他任何意願的人,陳氏自幼嬌寵,脾氣不比皇帝小多少。麵對□□的皇帝,陳氏這種以硬碰硬的性格是討不了好的。
故此,陳氏開始認同天幕關於她與皇帝無子乃是福氣的觀點。皇帝並不是長情之人,館陶長公主早年對太後和皇帝的那點恩惠並不足矣用太久。陳後兄弟子侄不成器,沒有衛青、霍去病的將才,皇帝對陳家不會有什麼耐心。
衛氏有大功於皇帝尚且難得善終,她若與皇帝有兒子,母子一旦見棄於皇帝,怕是要連整個陳家都賠進去。
“漢武帝是個專斷獨行的帝王,大概隻有衛子夫這樣如水一般的女子,才能在他的後宮穩居幾十年。若漢武帝晚年沒有犯糊塗,她也是最有資格陪葬茂陵的孝武皇後。”
“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後來發生的一切已經超過控製,怕是衛青在世也是無力回天,衛子夫也不算應對出錯了。”
“因年代久遠,加上衛子夫不似呂後等直接涉入朝政,關於她的記載並不算多。然除卻以公正之名德備後宮外,關於衛子夫與兒子之間往來的記錄,也展現出了她出眾的見識。”
“漢武帝執政喜用酷吏,而太子性格寬厚經常會將一些過重的刑罰撥亂反正,此舉為百姓所稱道,卻被酷吏所仇視。衛子夫常勸誡兒子應該順從武帝的意思,不要擅自做主。皇帝那會兒正春秋鼎盛,並不覺得太子做錯,反而非常讚賞。”
“太子聽信了父親的讚賞,並沒有聽從母親的勸導。可衛子夫是不知道兒子做得對嗎?她知道,可她更知道兒子隻是儲君,還不是天子。”
“《韓非子·說難》中有個分桃的故事,彌子瑕為衛君所寵愛,一日與衛君遊果園,吃到一個甜桃就隨手遞給了衛君。衛君說彌子瑕超愛我,吃桃子都要先試一試甜不甜才獻給寡人。待彌子色衰愛弛,衛君不再寵愛他,曾經的分桃就成了罪證——彌子瑕竟然把吃剩的桃子給寡人!”
“漢武帝沒糊塗的時候,太子這麼做是我兒子真能乾,會給朕查漏補缺,是朕的好幫手。待他老糊塗了,那麼今日誇獎的能乾就成了太子早懷不軌之心和父親對著乾的罪證了。”
“皇帝日漸老邁,太子尚在盛年,許是覺察了皇帝對太子寵愛不在。皇帝身邊的黃門蘇文、常融和王弼等人就暗中監視太子,經常看到一點東西就強行解讀一番添枝加葉去向皇帝告密。皇後知道後,讓太子稟明武帝殺死蘇文等人。”
“可太子卻過分信任自己的父親,對母親說,我爹超聖明,隻要我不做錯事,那些小人說什麼都沒用。對此,我真想說太子啊,你可真是太糊塗了。在那些沒有登上皇位的太子中,衛太子是個能力相對出眾的儲君,但也有個要命的弱點,多了一點天真,就是單純的把皇父當做父親。”
“這多的一點天真,對於一個處於政治中心的人是非常危險的。衛子夫應該看到了其中的危險,但她什麼也做不了。因為她不能去提醒兒子防備父親,那是離間父子感情。一旦為旁人所知,他們母子隻會死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