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炮製酌金案就是為了逼武將積極上戰場立功。從漢武帝對霍嬗的期待就能知道,衛青的三個兒子,漢武帝那會兒肯定也是有些期待的,這次免侯絕不是因為厭惡衛家之類的原因。他想的大概是反正孩子們長大了,也該準備準備和他們表哥霍去病一樣上戰場立功去了。”
“這絕對是漢武帝能做的事情,你看他用過了衛青,就經驗主義用了李夫人的兄弟李廣利。你能保證他見過霍去病十六歲一戰封侯,不會把衛不疑他們十六歲丟上戰場打仗去?那李廣利和衛青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寵妃的兄弟、皇帝的小舅子,衛不疑、衛登可是與冠軍侯有一樣血脈的表兄弟啊!”
“不過後麵發生的那些事情,漢武帝本人怕是也不會預料到。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於衛不疑和衛登而言,這次失侯,未嘗不是他們的福氣。大約就是因為失侯,在衛青死後,也沒有表現出什麼過人才乾得到漢武帝看重,才沒有被黃文、江充之流和李氏集團列入構陷和清除目標吧!”
“相較而言,衛伉雖然沒有記載立過什麼戰功,但在二次失侯前,曾奉命屯兵五原。即便是失侯,也是罰兵役。沒有軍功可能隻是還沒有什麼上過戰場,相較於兩個弟弟,在軍事上衛伉可能更得武帝看重。黃文、江充之流大概就是怕衛伉有機會得到漢武帝重用,怕衛家能夠再度起複,才將他列入構陷目標。”
“許多人覺得衛青三個兒子是虎父犬子,但在我看來如衛青這樣的神將,中華五千年又有幾個。秦始皇有二十餘子,隋文帝有五子,尚且挑不出一個有其父五分本事的兒子,弄得秦、隋二世而亡。”
“皇帝尚且如此,衛青這樣的將軍又何必要求他的兒子一定要像他那麼厲害。皇帝家才容不得平庸之人,因為他們是真的有皇位要傳承。像衛青這樣的臣子之家,在我看來,衛家兄弟隻要不像公孫敬聲、昭平君那樣違法亂紀,禍害國家和百姓,就很好了,實在是沒有必要過多要求。”
“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也有很多人說他沒有諸葛亮的本事。諸葛瞻因是諸葛亮的兒子,從小背負著所有人過重的期盼,固然他是沒有父親諸葛亮的那樣出色的才智,但身為兒子能夠繼承父親遺誌,至死不渝,完全不給他父親跌份啊。”
“如果說諸葛亮按著劉備遺言取劉禪代之了,那麼諸葛瞻父子戰死,我可能會說他們真沒用,守不住天下。可諸葛家一直是忠心耿耿啊,蜀漢天下姓劉,臣未降,皇帝先降了。諸葛瞻父子全為蜀漢戰死了,你還要嫌棄人家不夠本事,沒爹厲害,未免太刻薄了。”
“望子成龍是沒錯,但有時候父母也該學著接受孩子的平庸。對於這個,蘇東坡的《洗兒詩》就很有意思,‘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關於衛子夫的娘家衛氏,說起來其實人口並不複雜,畢竟是新貴人家。難得的是衛家雖然從社會底層驟然成為社會新貴,家中弟子卻沒有失卻本心。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當年衛子夫若就此出宮,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若非衛子夫生了衛太子,成了皇後,那麼衛家在霍去病、衛青相繼離世後,可能就是長安城裡尋常的勳貴人家。又或者假設劉據不是嫡長子,早早就藩當了藩王。漢武帝後來兒子雖然不少,但能看的也就是衛太子一個。劉據的起點不是太子,而是藩王是進可攻退可守,沒準結局還會好些。”
衛子夫,不,現在已經是衛夫人了,眼睛驟然一亮。懂了懂了。
因天幕科普之故,衛子夫雖早早入了宮,卻沒有立即成為天子寵妃。在天幕說到自己前幾日,才由太皇太後和太後做主正式封了夫人,得天子寵幸。因著天幕預言自己的子女早死,衛子夫其實有點怕皇帝,各種原因結合在一起,她並沒有在原時間點生下衛長公主。
相較於那個遙遠的英明的曾孫漢宣帝,衛子夫更在意現在的親人。那個未來太可怕,而相較於成為皇後,衛子夫更在意一家人的平安。隻要她的孩子和家人平安,衛子夫對那個沒有丈夫寵愛的皇後之位並沒有什麼執念。
衛子夫甚至考慮過不生孩子,反正生了也可能在將來被皇帝殺死。可身為後妃,生不生孩子,生男生女哪裡是她說了算。但天幕提點了她,她能生,將來也有其他寵妃給皇帝生兒育女,那麼為什麼就一定要她先生兒子。誰愛生先生去,誰想當皇後,隻管去啊!
反正,自己有衛青這個弟弟,霍去病這個外甥,即便是失寵了,在後宮也沒人敢欺負。若是沒有子女,那更好,年老色衰就可以自請出宮了。
若還是會生兒子,那隻要她兒子不是皇長子,就可以去就藩,去封地當王太後不比年老色衰被皇帝厭棄來得好啊!若注定她的曾孫做中興之主,藩王繼承大統,在大漢也不是頭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