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最先死的那批人大多是漢武帝的血親, 而當時武帝強捧的李氏外戚在朝中勢力遠勝衛氏,這裡是李廣利能敢生出謀立太子野心的依仗。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說是漢武帝設計了一切, 難道手握帝國權柄的漢武帝大費周章就為了殺一個失侯服役的衛伉嗎?”
“故此, 我認為巫蠱之禍的起因並非所謂武帝要廢太子, 除外戚這種理由。沒有備選繼承人,衛家已經沒落, 太子能力不錯, 登基後也不會有外戚乾政的擔憂,漢武帝得多糊塗, 才會想廢太子除衛家?”
“漢武帝不僅不是巫蠱之禍的主動發起方, 還是入局之人。稀裡糊塗入了這個局, 稀裡糊塗滅了自己族。”
劉徹氣得想殺人,奈何天幕提到的什麼蘇文、江充現在都不知道在哪裡, 甚至有沒有出生都不知道。唯一能夠查到的人也就是侄子劉屈氂和韓嫣的弟弟韓說,這兩人皆是稚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前麵的假設,如果扶蘇處於劉據的位置, 或者說劉據沒有選擇起兵清君側,而是消極應對等待漢武帝自己醒悟過來, 為自己主持公道, 是不是就沒有後麵那場禍事了?”
“個人觀點是或許可以避免長安城的那場血腥戰鬥,然後衛太子會像扶蘇一樣死的連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然後大漢會像胡亥成了秦二世的秦朝一樣走向覆滅,後麵的漢室中興,就想都不要想了。”
“聽到這話,有人或許不讚同,覺得衛太子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在太子死後, 漢武帝的托孤大臣霍光很好地擔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完成了原本要交給衛太子的曆史任務。漢武帝最後的政策和漢昭帝時期的國策平息了幾乎讓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讓大漢順利過渡到了休養生息的階段。”
“於是不少人就覺得衛太子對大漢並非必要的存在。反正沒有衛太子,也會有霍光,甚至覺得沒有霍光,可能也會有其他什麼人出來完成這個使命呢?然真的如此嗎?那秦朝、隋朝怎麼沒出現一個霍光啊?時勢造英雄不假,但曆史告訴我們不是英雄,再好的時勢都沒用。”
“一國之興盛,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不是那個特定的人,即便有天時地利也沒用。說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久必分這個規律似乎沒有王朝能夠逃過,但分久必合卻非必然,天下一統是無數豪傑和仁人誌士鑄造出來的,並不是王朝興盛規律所賦予。”
“要不然春秋戰國、魏晉亂世和五代十國的混戰怎麼會持續那麼久?你在看看隔壁歐羅巴,至今都是一盤散沙,沒有完成統一。因為他們沒有秦始皇、沒有漢高祖、沒有漢武帝、沒有唐太宗、沒有明太/祖……”
“說的更明白一點,有些人在曆史上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曆史賦予他們曆史任務,而他們的存在可以說是無可替代的。就如秦末沒有劉邦不行,因為匹夫項羽不會維係始皇帝創造出來的統一局麵,造不出一個承秦製的新王朝。”
“隋末沒有李世民不行,隻靠李淵和李建成,統一天下都難,就不要說讓頡利可汗轉業當長安舞王了。若說戰亂是人逐利本性所致,那麼盛世太平就離不開無數人為之割舍私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注1】。”
“人之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衛太子雖以兵敗自殺,淒慘落幕,但他的死該是屬於後者。因為劉據在死前,完成了一件扶蘇沒有做到的事情。他完成了這件事,這才有了漢武帝的醒悟,才有了後來漢室中興。”
“我說的這件事是什麼事呢?或許有人會猜測,是不是衛太子一脈還留下了漢宣帝這個遺孤啊?當然不是,我說的這件事是衛太子把自己的敵人都帶下了地獄。沒來得及帶走的,武帝也幫他補刀送走了。”
“許多人覺得如果劉據和扶蘇一樣沒有反抗,或許就不會有後麵發生的事情。這麼想的人大概都沒有了解過巫蠱之禍中一連串事情的前後順序。甚至許多人聽到一連串誰誰死於巫蠱之禍,會下意識以為他們是在衛太子起兵受到牽連而死。”
“沒有去詳細了解這段曆史的人,對巫蠱之禍的想法大概是這樣的順序:江充、蘇文、韓說之流構陷衛太子,衛太子憤而起兵,然後漢武帝盛怒之下株連了衛太子的母親、姊妹,外甥、表弟。”
“那我必須告訴你,這個順序是錯的。奸黨用的是敲邊鼓、溫水煮青蛙,蠶食鯨吞的策略。他們一開始並沒有將目標瞄準衛後和衛太子母子。衛太子的這些至親大多在衛太子倉促起兵之前,就已經被奸黨以巫蠱之名一一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