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吳盼(2 / 2)

“他都跟你說了什麼?”

“曹局長和你爸是什麼關係?”

“曹局長找你有什麼事兒嗎?”

吳盼展顏笑道:“沒什麼啦,那曹局長跟我爸是朋友,聽說我在這裡插隊,就順便看看我,問我有沒有什麼話要帶給家裡。”

楊怡道:“吳盼,你運氣太好了,沒想到曹局長和你爸是朋友,那你沒找曹局長幫忙,讓他給你弄個返城名額?”

上山下鄉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便被倡導,至六十年代展開,七十年代末結束,但進入七十年代以後,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

對當時的知青來說,他們到農村去,是為了消滅"三大差彆"(即工農差彆、城鄉差彆和體力與腦力勞動差彆),帶有積極的理想主義色彩,湧現一大批進步青年,是無數青年的偶像和代表。

尤其是在運動後期,偉大領袖毛主席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一九六八年,毛主席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無數知識青年飽含著去廣闊天地的熱情,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係在一起。

上山下鄉運動,對大多數知青們的確是一個嚴酷的鍛煉,但客觀上知青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知青返城的待遇也是不同的,也存在著下鄉鍛煉鍍金走過場和所謂的永遠紮根農村乾革命的現象……許多青年吃不了農場的苦,這些青年的熱情在插隊的艱苦的勞作和生活中磨滅,迫切的渴望回到城市,回歸家庭。

就那董家莊的知青點來說,這一批插隊不久的知青就沒有一個不想回城,多少人日日夜夜做夢都會夢到回到家裡。

吳盼、楊怡、李雲祥想返城,百合、程建明、張鐵花也不例外。

如果有回城的機會擺在麵前,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竭儘全力的去抓住。

吳盼強裝道:“回城裡做什麼?我不顧家裡的反對下鄉插隊,就是為了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張鐵花在旁邊不屑的撇嘴:“真能裝,吳盼你知不知道你現在的樣子很可笑?我看你不是不想回城,是會不了城吧,誰不知道你爸已經不是局長了,你還嘚瑟什麼啊。”

吳盼氣的滿臉發紅,恨恨的瞪著張鐵花,從來沒有感覺張鐵花這麼討厭過,緊緊的握著拳頭,真想跟這個討厭的張鐵花打一架。

百合拉著張鐵花的胳膊柔聲說:“鐵花你怎麼能這麼說吳盼。”

張鐵花道:“我這人就這樣,有什麼就說什麼。”

吳盼恨恨的盯著張鐵花:“張鐵花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我告訴你,我要是想回城隨時都可以回去,我跟你不一樣,我來插隊是為了理想,你的覺悟太低,說的再多你也不會懂,因為你就是個粗魯的潑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