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卻不這樣認為!”韓宇說道。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無不驚訝,紛紛抬頭看向韓宇,連一直神情自若的龐德公也不例外。
韓宇見狀,緩緩起身道“孟子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道理誰都懂,可誰又真正做到了?曹操若做王莽,後果自不必說;曹操若學周公,漢室或可再興、強如漢武,但是各位覺得一個可以為一己私仇對徐州百姓大肆屠殺之人能做到以民為本嗎?”
大家聽完,覺得韓宇說得很有道理,可是按韓宇所說好像做什麼都不一定是對的,不由都低頭沉思起來。
“亮思得一人,可謂英雄,且仁德之名布於天下,如果助他誅了曹操,由他佐領朝庭,則漢室可興也。”
韓宇聽完心裡咯噔一下,猜想諸葛亮說的肯定是劉備,難道諸葛亮從一開始就看好劉備,所以後來才答應去輔佐劉備的嗎?
“是誰?”龐統急切地問道。其餘眾人也都豎起耳朵想聽諸葛亮所說為何人。
諸葛亮緩緩說道“皇叔劉備劉玄德。”
眾人聽完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隻有龐統好像感覺不以為然。
韓宇心想劉備仁義之名天下聞之,曹操又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所以眾人的反應在韓宇看來非常正常,隻是不是龐統這是什麼意思?暫且不管龐統,諸葛亮有這種想法可不行,不然自己剛才說了這麼多,最後給劉備作嫁衣了就得不
償失了!
隨即開口道“都說皇叔劉備乃天下英雄仁義之主,韓宇卻不這樣認為,原因有三”當年陶謙欲托徐州於劉備,成大事者理應當仁不讓,救徐州百姓於水火,他卻顧及私名連番推辭,毫無英雄氣概,此為一也;後掌徐州,兵馬強盛錢豐糧足,雖不及曹操袁術,但也不容小覷,他卻連戰連敗,丟失徐州,毫無軍事才能,此為二也;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卻無真憑實據,後帝既稱皇叔,姑且信其為真,但劉備此人野心極大,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等諸候,卻從不以下屬自處,若有利弊,便棄之如履,另尋他處以主居之,所以我認為劉備雖有仁德之名,其實是一個沽名釣譽不忠不義的偽君子。”
“言之有理,韓兄所說正是龐統所想。”龐統大聲接到。
諸葛亮聽完欲給劉備爭辯,見其他人都讚同的連連點頭,隻好作罷,說道“願聽子修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