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大約五千士兵,待麻袋數量足夠,一聲令下,一人提起一個麻袋,飛奔向前,跑向護城河,最後把手中土包丟入護城河中。
城上的守軍早就做好準備,弓箭兵彎弓搭箭,隻待扛著或者提著土包的曹兵進入射程,便開弓射箭。
一時間,曹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不起,現場一片哀嚎。不少已經衝到河邊的士兵躲避不及,中箭後在慣性的作用下,一個個掉入水中,泛起陣陣血花,不一會便把整段護城河都染紅了。
投擲土包的曹兵見城上的箭矢如此密集,畏死不敢往前,便有夏侯惇和於禁的親衛隊組成的督戰隊在後壓陣,一旦發現畏死後退不敢往前者,當場斬殺,絕不留情。曹兵沒有辦法,隻得祈禱自己命大,然後硬著頭皮扛著土包再次往護城河衝去。
韓宇剛剛來到城牆之上,第一次親身經曆如此殘酷的攻城戰,親眼見到攻城方可以為了填埋一條護城河,居然不顧這麼多士兵的生死,這哪是在用土包,簡直是在用士兵的身體填埋嘛!從而聯想到,自黃巾之亂開始,這片土地上經曆了多少戰爭?經曆了多少次這樣的攻城戰?以至當時的大漢人口銳減,國力下降,間接導致了後來五胡亂華的發生,所以一定要早日結束這亂世,隻有早日一統天下,才能還天下百姓一個清平的世界。
填埋護城河的軍隊五千人一隊,每天三隊輪換。三天後,在付出二萬餘人的生命之後,曹軍終於填平了北門和西門附近的護城河。
韓宇知道,更加殘酷的城牆爭奪戰就要來了。
經過一天的休整,曹軍終於發起了總攻。因為之前太順利了,沒想到會進行如此激烈的攻城戰,因此曹軍沒有隨軍攜帶之前在征討袁紹時發揮了巨大威力的投石車,所以這次的攻城器械隻有雲梯、井闌、攻城車三種。
所謂雲梯,就是用來攀爬城牆的梯子,雲梯又長又大,攻城的士兵通過攀爬雲梯登上城牆。井闌則是一種移動箭樓,三層高,底下安有滑輪,把它推近城牆,井闌上的士兵可以和城牆上的守城士兵形成平射甚至俯射;不過也是因為準備的不夠充分,曹軍這幾天才建造了二十部井闌,平均分配給夏侯惇及於禁各十部。攻城車本是攻打城門的重要利器,用繩子或者鐵鏈在橫梁上懸掛一根粗大的圓木,圓木前端有金屬頭,讓攻城的士兵合力向後拉動圓木,利用慣性原理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隻是諸葛亮早在三天前曹軍填埋護城河的那一刻,就下令用土石填死了北門和西門,就算攻城車撞破了城門也進不去,曹軍的攻城車隊伍在撞破城門之後才發現這點,隻能放棄攻擊城門,但也損失了近千人。
夜色降臨,第一天的攻城戰終於暫時結束,雙方互有傷亡,隻是曹軍損失更大,約有一萬餘人陣亡,而韓軍隻有三千。二十部井闌一天下來全部被火箭射中燒毀不能使用。由於西陵城近半年的長時間準備,守城物資充足,加上趙雲、黃祖等人的優秀指揮,攻城第一天,曹軍竟無一人登上城牆,讓曹操大失所望。
第二天,曹操親自督戰並加派兵力,命眾將各率六萬人馬輪流強攻西北二門,雖然隻有連夜趕製的四部井闌進行遠程掩護,但曹軍竟數次登城成功,在城牆上與韓軍展開白刃戰,形勢岌岌可危。還好諸葛亮當機立斷,命夏侯蘭領兵增援西門,命沙摩柯率五溪營增援戰鬥最激烈的北門,才及時把曹軍殺退。
及至天黑,曹操見攻城不下,井闌又早已損毀,無奈之下,隻能鳴金收兵,撤回寨中。清點之後,得知又損失了一萬二千餘人。
曹操見五天攻城,共計損失了四萬多人,加上第一天對陣損失的八千餘人,已折了五萬人馬。雖然自己這裡還有十七萬大軍,但久攻不下,將士已疲,士兵已衰,西陵堅城,守城之人眾誌成城,城外還有江東之兵虎視眈眈,不可不防,故令大軍暫停攻城,一麵差人前往許都命劉曄運送投石車前來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