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見到韓宇低聲和老者說了一聲,老者聽了向前一步說道:“杜夔拜見鎮南侯,感謝侯爺的救命之恩。”說完下跪欲拜。
韓宇見了搶前一步,扶住杜夔,說道:“杜大人是前輩,韓宇怎敢受你跪拜,您老身體不適,快快請坐。”
“謝侯爺!”杜夔見拜不下去,隻好作罷,然後返身坐下。
“杜大人現在身體怎麼樣了?”韓宇開口問道。
“托侯爺的福,老朽現在已無大礙,張神醫說隻要我平時注意保養,莫要情緒激動便可。”杜夔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韓宇隨口答道。
“侯爺,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今有舊雅樂四曲獻於侯爺,權表我父子感激之情。”說完往兒子一招手,那中年男子見了手捧四本古書上前。
中年男子來到韓宇麵前說道:“侯爺,四曲名為《鹿鳴》《騶虞》《伐檀》《文王》。”
韓宇見了,心想這幾本書到了後世,自是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物,但現在給自己的話,好像也就那麼回事,還不如留在杜夔這樣的專業人士手中,所以說道:“杜大人,韓宇受之有愧,而且我不通音律,如此珍貴之物在我手中,真是暴殄天物,不如留在杜大人手中,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這……”杜夔應道。
“杜大人不要推辭,此曲我萬萬是不會收的。”韓宇再次說道。
杜夔聽了麵露難色,張了張嘴,又閉了起來。
“侯爺,小人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隻與家父學過一點音律,如果不棄,杜猛願追隨侯爺左右,但憑驅馳。”中年男子見狀說道。
“好好,吾兒如此,我心甚慰!”杜夔聽了激動的說道。說完又麵向韓宇說道:“侯爺不肯收下曲譜,我本欲親自追隨侯爺,怎奈羸弱之軀,不能伺奉左右,吾兒杜猛,已儘得我傳,還望侯爺應允,讓他效忠於侯爺,不然就請收下曲譜。”
韓宇聽了心想,杜家房父子如此堅持,倒也不好推辭,不過有一個作曲家也好,以後成立一個宣傳部,提振士氣收攏人心大有好處,想到這裡,說道:“那好吧,不過還請杜猛先生委屈一下,待時機成熟,定讓先生一展所長。”
杜猛聽了馬上下跪道:“但憑主公安排!”
杜夔也開口說道:“謝主公恩允。”
“快快請起,那就請杜猛先生先去諸葛軍師處委屈一下,不過軍師也頗懂音律,你們可以好好交流一下。”韓宇說道。
“諾!”杜猛應到。
下午,荊州學院和荊州醫學院招生的告示公布。一時之間,消息傳遍荊州內外,荊州的有識之士紛紛向各縣縣衙報名;其他州郡的學子也被招生告示吸引,紛紛收拾行裝,告彆父母家人,踏上前往襄陽的行程。如此,在開荒令頒布後第一波由農民組成遷移潮之後,第二波由士子和武者組成的學子潮奔向荊州。